第42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氣騰騰。人們紛紛前來,有買貨的,有觀賞的,有看熱鬧的,有來吃零食的,還有些輕薄子弟,什麼也不買也不吃,專為來看漂亮女人。真個是人山人海,聲浪沸騰。可惜,光緒六年城隍廟遭了大火,祠堂、樓臺被燒燬大半。光緒二十年春重建,剛建好正殿,恰逢海戰慘敗,無心再建下去,於是原來頗為壯觀的城隍廟除了一座完整的正殿外,其他都是斷壁殘垣,相應地,香火和集會也跟著冷落下來。但畢竟北京是都城,有百萬人口,不乏有錢和有閒的人,幾年過後,一切又慢慢恢復過來,近兩年廟會居然鬧得很興盛,並不比鹹同時代相差太多。
夏壽田和楊度攜手來到此地,果然貨物山積,琳琅滿目,人群擁擠,熱鬧非凡。兩個書生對吃的穿的都不感興趣,他們有興趣的是筆墨紙硯、書畫古董。擦過數不清人的肩膀,穿過數不清的攤位,夏壽田突然被一個江南口音所吸引:“喂,此地有正宗宜興紫砂壺,還有時大彬真品!”
夏壽田拉著楊度循聲擠過去,果然見一個四五十歲的漢子坐在那裡叫喚,面前鋪著一幅大呢毯,呢毯上放滿了大大小小的泥壺泥杯。那漢子見人來了,忙站起笑著問:“要買紫砂壺嗎?這都是真正的宜興壺!”
夏壽田點點頭說:“先看看。”
漢子熱情地指著泥壺介紹:“我這裡的貨很齊全,各種造型的都有。”又一個個地指指點點說,“這是六方壺,這是南瓜壺,這是龜壺,這是提樑壺,這是蟠桃壺,這是八卦壺。”不待夏壽田發問,又說,“泥色也很全。先生若喜歡深色的,我這裡有烏泥紫砂;若喜歡淺色的,我這裡有黃土紫砂;若喜歡不深不淺的,我還有夾層紫砂。”
夏壽田從中挑了一把蟠桃形壺放在手裡掂了掂,又舉過頭頂,對著陽光照了照,又用手指輕輕地彈了彈,點點頭說:“不錯,你這是把真正的宜興紫砂壺。”
那漢子十分感激地說:“你這位老爺是真的識貨,我這裡都是真正的宜興貨,沒有一把假壺、一隻假杯。”
“多少錢一把?”夏壽田問。
漢子湊過臉來,殷勤地說:“不瞞您老爺,我這把壺足足要賣三兩銀子,您老爺是識貨的,說出的話沒有虧待我,有義氣!我們吃江湖飯的人,最講的就是‘義氣’二字。憑您老爺這句話,我對摺了,收您老爺一兩五錢銀子,一個子都不再多要了,拿去吧!”
說著,便對夏壽田連連揮手,那模樣很是慷慨。
楊度說:“太貴了吧,一把這點大的壺就值一兩五錢銀子?”
楊度對紫砂壺沒有研究,他不識貨,只是憑直覺覺得貴了,一兩五錢銀子可以買一石白米了。
“老爺,不貴,不貴!這不是一般的壺,這是真正的宜興紫砂壺。我從宜興運到這裡,光運費每隻就得耗費五錢。”漢子忙解釋,又嬉皮笑臉地對楊度說,“老爺,我辛辛苦苦從江南趕京師廟會,總要賺幾個錢養家餬口吧!”
夏壽田摸著壺,淺淺地笑道:“你說你有時大彬的真品,拿出來給我看看。”
時大彬是明朝後期一位著名的紫砂壺巧匠。他的壺製得特別精美,但傳世不多,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幾乎絕跡,近幾十年來他造的壺時有出現,被紫砂壺愛好者視為寶貝。
漢子忙不迭地說:“行,您老爺要看,我拿出來!”
說罷轉過臉去,從小凳子邊的皮袋子裡摸出一把壺來,又笑著說:“不瞞您老爺說,我這時大彬的真品是花大價錢從他後人手裡買來的,等閒人來問,我是不會拿出來的。今天遇到您老爺,知道您老爺是位肯出大價的識貨人,不瞞您老爺說,這是真正的時大彬的壺哩!”
漢子翻過壺底,壺底上果然出現“大彬”兩個字,旁邊還有一顆篆體陽文印章。
楊度靠攏夏壽田,只見他手裡捧著的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