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早已寫好的“勿負國恩,勿墜家風”的遺訓上再加幾行字:“吾生平學問行十之四五,治術行十之五六,心術則大中至正。”

就在這天夜裡,一代名臣張之洞帶著無窮無盡的遺憾永遠地閉上了眼睛。

張之洞死後不久,夏壽田的父親、陝西巡撫夏時,被御史以貪汙罪名彈劾革職。夏時六十五歲了,受此打擊,舊病復發,臥倒西安寓所。他怕再也見不到兒子,修書一封到北京。夏壽田得書,立即請假趕赴西安。夏時在兒子的安慰下,加之醫治得當,病漸漸好了。夏時執意要回桂陽老家。夏壽田對老父千里之遙的歸途不放心,便向翰苑請了長假,一路護送回桂陽。

自從夏壽田離京後,楊度覺得京師的生活比往昔孤單多了。他從夏時的回籍想到袁世凱的革職,從袁世凱的革職又想到張之洞的去世,有時很有點時世蒼涼、人生短促之感嘆。

不料正在這個時候夏壽田回到了北京,當他突然出現在槐安胡同時,楊度一家真是驚喜萬分。

夏壽田這次利用回湖南的機會,特地到了湘潭,看望了恩師,也看望了楊度的老母和重子、叔姬等人。又帶來了一大包楊家捎帶的土產。

楊度知道,夏壽田去湘潭,看望恩師自然是一大目的,他的另一個目的是要去看看叔姬。當然,楊度不會去點破這一層,但心裡有點責備夏壽田孟浪了。叔姬和代懿關係冷淡已經幾年了,他這一去,會給叔姬帶來更大的痛苦,冷漠的家庭生活將會因此而更加冷漠。聽著夏壽田笑嘻嘻地談論這次湘潭之行的歡樂,楊度心想:說不定此刻,多情而內向的叔姬正在伏枕哭泣哩!

夏壽田建議,為慶賀他回北京,中秋節那天他做東,兩家結伴遊江亭。亦竹一聽忙拍掌附和,楊度和靜竹的腦海裡驀地激盪起波浪。是的,一晃十二年過去了,江亭真值得舊地重遊!

幾天來,靜竹的雙腿好像頓時好多了。她每天自己支起兩根柺杖在院子裡走來走去,痛得滿身流汗也不休息。靜竹的精神顯得異常的昂奮,她每天堅持走三四個小時,似乎也不太覺勞累。

中秋這天一大早,夏壽田便僱了一輛雙駕馬車來到槐安胡同。夏壽田的夫人陳氏沒有來,說是病了,其實這兩天她又跟如夫人嶽霜鬧意見了。見夏壽田寵著嶽霜,她心裡嫉妒,不願來。楊度和亦竹攙扶著靜竹上了馬車,接著大家都登車。兩家五個大人,連帶未滿週歲的鶯兒,一共六人,由兩匹鐵灰色蒙古馬拖著,有說有笑地向宣武門外奔去。

江亭一帶仍是十二年前的老樣子。那一片空闊的低窪地依然是蘆葦叢生,野鳧出現,很是荒涼。古老的慈悲庵牆破瓦缺,搖搖欲墜。不時從裡面傳出幾下鍾罄撞擊聲,好像那不是在做佛事,而是在證明這個破敗的古剎中還有僧人住著。圍繞慈悲庵四周,似乎多了幾間茶肆酒館。

今天是中秋節,遊客比往日要多,茶酒店裡生意很好,有幾家還請了藝人說書唱曲。原本到這裡來是圖個清閒的,卻也弄得跟王府井、大柵欄一樣的囂囂鬧鬧。夏壽田見了直搖頭。好容易覓得一家,高高挑起的布簾上寫著“鬧中靜茶室”五個字。夏壽田說:“這個名字取得好。”

茶室不大,佈置得頗為雅緻。門前擺著數十盆菊花,黃黃白白的,正迎著秋風開得旺盛。楊度說:“就這家吧!”

大家進了茶室。店家十分殷勤,忙擦拭桌凳,端來一大壺菊花香茶,又擺開滿桌糕點,正中一盤芝麻月餅。店家特別說明月餅是應節的,奉送不收錢。嶽霜稱讚:“你這個老闆會做生意!”

店家兩眼笑得眯成一根線,說:“太太過獎了,大過節的,老爺太太們光臨我這個小店,真是賞光了。不瞞老爺太太們說,小人也讀過幾句書,在琉璃廠做過多年的書生意。年歲大了,不耐吵鬧愛清靜。我見這江亭是個清靜的地方,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