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首級?他是要壞了胡老督憲的招安大計!只要你這邊一投首到案,李文藻就會要你xing命,而取你xing命之後,自然會將此事廣為傳播,並且與胡老督憲扯上關係。汪直聽到這訊息,必然以為胡老督憲的招安只是誘降處決之計,海上就會發兵!那何、章二鯊這等混人,他們說的話,屁用都沒有!再說,還有陳東、葉麻,他們根本不需要等汪直的號令,直接就會起兵登陸!徐海你如今就給我老實待著,切不可出頭露面!須仔細暗箭傷人,飲食也必要再三檢查,雖然說都是自己人馬,卻也要防範有人下毒。”
王翠翹這段時間原本很少露面,待在房中安撫丈夫,休養jing神。徐文長和嚴鴻怕她cāo心太多,傷了身體,一般也不叫她議事。只是如今訊息太過聳人聽聞,情形危急,她終究還是放心不下,在綠珠攙扶下走出房門,站在徐海身後。見有徐文長指揮若定;倒是多少放了點心。只是不知這一番風波要鬧到什麼地步,緊張的死死攥住綠珠的手。
至於三公子胡柏奇,聽到這訊息,卻是溜的比兔子都快,一溜煙的跑到兩個美人房中躲起來了。沒多久,裡面又傳來陣陣**的聲音,讓嚴鴻聽得牙根發酸,恨不得衝進去把這三個狗男女都綁起來,用皮鞭狠狠抽上一頓。
;
第二百五十二章民情洶洶
() 不說客棧裡面緊鑼密鼓地關注事態發展,這紹興城內的戲,也是越演越熱鬧。按說林養謙既死,應該把靈柩送回原籍。只是他的親屬全不在這裡,只有一個小妾洪姨娘即從良的小紅寶陪同。發喪之事,全由知府李文藻一力cāo辦,端的是白幡如林,紙錢遮天,辦得甚是肅穆。到場的本縣官吏,本府同僚固然唏噓不止,前來圍觀送行的老百姓,也是紛紛落淚。
這種花費公家是不會報銷的,全是李文藻自掏腰包支付,倒真不愧是浙江官場及時雨。這份同僚情義,誰人不豎大指稱讚?更別說李老知府還親身前往弔唁,並對那洪姨娘說道:“你家老爺乃是堂堂朝廷命官,山yin正堂。他為了江南百姓,追逼倭寇,力抗權激ān。這般忠直之士,自不會平白枉死。他的冤屈,自有老夫一力承擔。定叫兇徒自有報應,倭寇就地正法!”
這種公開的表態,與其是說給那從良的小紅寶聽,不如是說給紹興的鄉宦士紳聽。李府尊這是真要和這嚴小相公對上了。這一番,堪稱龍虎風雲會。一個是過江蛟龍,一個是坐地猛虎,倒不知是誰人手段更高明。
百姓正在議論紛紛的當口,事態卻又進一步激化了。就在李知府弔唁的第二天,有人發現洪姨娘沒出來支應弔唁之人。正在疑惑,結果不多時有丫鬟急忙跑出來說道,“不好了,洪姨娘隨老爺而去了!”
小紅寶出身青樓,倒是能寫能畫。她留下了一份絕筆書,書中說明,今有李知府急公好義,肯為老爺出頭,懲戒惡人,誅殺倭寇,想來老爺不會含恨九泉。自己於世間再無牽掛,當隨老爺而去,到yin間侍奉。又在絕筆中痛斥權宦子弟當道,凌虐士人,逼死自家老爺,死後到yin間,必要在閻王面前告上一狀。
這份遺書當真稱的起聲聲血,字字淚,見者落淚,聞者傷心。不知怎的,這遺書的內容迅速在城中流傳開。街頭巷尾,都是人在議論。很多人在說完血書這事,最後都紛紛感慨道:“洪姨娘一娼ji爾,尚且如此剛烈,我紹興城中,豈無男兒?”類似的煽動xing語言,點燃了積蓄的怒火。老百姓紛紛來到雲來客棧四周,對著客棧怒目而視。
不過,紹興不是什麼險山惡水的地方,百姓生活不錯。他們自然沒有造反謀逆的念頭。要說他們義憤填膺,發一聲喊,自動打進客棧去,目前還真沒有這個膽量和魄力。他們只是被煽動著,滿懷憤怒,聚到這裡,想要做些什麼,卻又想不出能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