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雖如此說,看著這些災民的可憐相,嚴鴻心中也頗不好受。只是他心知自個身為欽差,必須要端定盤子。若也是感情用事,傷春悲秋,那這隊伍人心就散了。

其實嚴鴻最擔心的,還是孫月蓉的身體。雖說孫月蓉自幼練武,但越是武人,平素不易生病,一旦病倒反倒不像普通人那麼容易痊癒。自從離了大隊之後,孫月蓉不再磨磨蹭蹭跟著,得意是快馬奔走,累了就停下來歇息,倒是讓臉上增添了幾分生氣。兩個人旦旦而伐,也不知是有利有弊,總之孫月蓉這些天也略加了幾分精神。只是身子終究並未康復,白天裡依然是茶飯不香,容易倦怠。嚴鴻看她的樣子,恨不得一步跨到濟南,為她請醫開藥。

另外一點,嚴鴻也是想利用這個機會,先到濟南明察暗訪一番。前世看電視劇,那某麻子微服私訪記,也拍了好幾部,足以證明私訪的效果之大。自己這一番出京,鬧騰動靜不小,又是聖旨,又是王命旗牌,欽差官防。若是什麼都不搞,就這麼轟轟烈烈的出來,不聲不響的回去,確實交代不下去。

更何況從天子給的詔書來看,老皇爺對山東的情形相當不滿。而從這沿途災民的慘狀來看,山東的糟糕狀況,恐怕也是前所未有。不管白蓮教鬧什麼,這次自個出來,若是不能做出點業績,又如何在皇帝面前交代?辜負了皇恩浩蕩什麼的不說,單只是皇帝一怒,只怕自個的幸福也就危險了。但要按祖父、父親所說,山東巡撫、佈政都是自己家的黨羽,若是隨便砍殺他們,卻又難免損了家族的利益。這其中確實也需要仔細權衡。

因此嚴鴻自度,這一番他下山東,必然是要砍幾個夠分量的腦袋帶走。但是帶誰的就是問題了。濟南作為省城,衙門多,官員多,自己一番暗訪,正好找幾個所謂民憤極大的倒黴蛋,砍了帶走,既撈聲望,又不傷筋骨,那是最好不過。

在這一路上,孫月蓉把那“千里流芳、吃盡當光”的民諺也對嚴鴻一一分說。原來就是指山東巡撫劉才、按察使李守真、布政使錢鳳、巡按御史方用賢四人而已。如今山東之災,四分天災,六分卻是**。

本來要說大明領土廣闊,旱澇災情,再所難免。只是地方官府遭遇災情,租稅絲毫不予減免,這就是在逼人去死。更何況,那些地方士紳,透過詭寄、飛灑等手段把自己的租稅又轉到了普通百姓身上,這一來雪上加霜,不知多少人家妻離子散、家破人亡。

嚴鴻也只是聽著,並未說什麼。要知立場不同,看法不同,到底劉才等人真是些貪贓禍國的奸臣佞黨,還只是因為想要徵收正稅,而操之過急的酷吏,此時卻很難判定。單純從孫月蓉或一般老百姓的角度看問題,也未見得就不會失之於偏頗。

更何況按來前爺爺交代的,這四個人兩個是嚴府爪牙,兩個是徐階枝葉,最好都不得罪,凡事還要倚重劉才、錢鳳,更不可能貿然下決斷。

這麼一路急行,沒多久到了濟南城外。只見流民無數,城門處十分擁擠,嚴鴻眉頭緊皺,口中罵道:“這些流民既然到了濟南,還著什麼急?四下亂竄,把門堵成這樣,咱們怎麼進去?”

孫月蓉知他是急著給自己瞧病,在旁勸慰道:“嚴鴻,你不必這麼急。自從見了你的面,我的身子已經好多了。這些也都是窮苦人,大約趕著進城去領賑濟。咱們等他們過了才行,也是一樣。”

二人在隊伍前頭說這話,有些災民見他們穿著華麗,衣飾整潔,看的出是有錢的主,於是紛紛過來,攔住他們的馬頭,不住磕頭行乞。

孫月蓉本想掏腰包,嚴鴻握住她的手道:“又來了,你看,這許多災民,如何賑濟的過來?不必管他們,咱們走咱們的。只是不知這濟南的官是幹什麼吃的,不派人來維持秩序麼?”

正在交談之間,見有一隊衙役從城裡街道上過來,持著手中水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