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心中不由暗自尋思道:我又何嘗不想多些賣糧,只是卻哪有糧賣?父老鄉親們,你們將就些罷,買不到米,排在後面瞅瞅這麻袋,也多個盼頭。不過說來嚴鴻這廝的鬼點子倒是真不少。這麼一咋呼,真是讓人心安定了許多。
原來今天嚴鴻唱的本就是一出空城計。這些麻袋是不假,但是裡面裝的可不全是糧米。絕大部分裡面裝的是草,泥巴、石子。這主意卻也簡單,無非是用這些假糧食,來騙百姓安心。如果百姓知道欽差手中的米也不多,人心惶惶,再有人一挑撥,那卻當真就不可收拾了。所以跟隨運輸隊往來巡邏的兵丁也不少。就怕有人臨時起意搶劫,搶走了米不打緊,搶走了泥巴袋子卻露陷了。
那城外的粥棚處,則是實在得多。沈羽部下二千兵馬會合京師五軍營的人馬,再加上部分本地的弓兵、民壯和衛所兵,一共好幾千人,搭建了一百多個蓆棚,又從城裡弄來一百多口大鍋,架柴熬粥。欽差有話,今天這粥若是不能立住筷子,熬粥的人,自己滾去領四十軍棍。
濃濃的米香四下飄散,百姓們排隊領粥。這一百多口大鍋終究有限,幾十萬災民哪裡一時夠得上?遠處的人,一時之間自然喝不到。然而大家聞著這米香,再看那堆積如山的糧食,心中有了底氣。四周的兵丁,以及手中的刀槍,也絕了他們想要哄搶糧食的念頭。人數雖多,隊伍雖長,但是場景還算不錯。
這裡欽差也在地上畫了白線,拉了長繩。大家踩著線走,誰敢推攘的,拉出來打一頓鞭子。一時之間,秩序井然。拿到粥的,忙不迭大口喝著。排著隊的,翹首以盼。雖然也有人小聲嘟囔,基本上氛圍還是良好的。那些吃完的,快排到的,都不禁念阿彌陀佛,感謝嚴欽差,感謝萬歲爺爺洪恩。
隊伍緩慢地向前移動。欽差正使嚴鴻則志得意滿的在粥場裡來回踱步。一會兒走到大鍋前,看著衙役給百姓盛粥。一會兒又走到已經領到粥的人群裡,問問這個身體如何,囑咐那個喝粥喝慢一點,不要燙到。一會兒又到快要排攏的人群裡,親切地問他們是哪個府哪個縣的,家裡幾口人。那些人急的很,卻也只得對欽差強顏歡笑。
至於那些排隊排到比較靠後,看架勢今兒喝不到的,嚴鴻卻不敢冒失去和他們攀談。他穿越前也不是沒排隊買過春運車票,這隊尾鬼火冒的滋味自己清楚,斷然不敢去討沒趣。
那些已經喝到粥的,或者排在前面將要領到粥的,自然喜笑顏開,有說有笑。內中一個頭發雪白,滿身補丁衣服的老嫗說道:“老婆子我啊,活了六十五歲,經過的災荒也不止一次。不過像這麼年輕的欽差還是頭一次見。這欽差花頭真多哩,一路上,掛了好多木牌牌,畫個粥碗,這隻要不是瞎子,也知道這裡有粥喝了。”
她身旁的幾個青年忙說道:“奶奶,少說幾句吧,這般議論欽差大老爺,搞不好是要吃斬的。”
孫月蓉也在隊伍中穿梭,正好聽到這話,卻走過來說道:“奶奶別怕,嚴欽差好說話的很。您這麼說,他聽著才舒坦,這個傢伙就是一肚子花花腸子,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想出個什麼鬼主意來。他弄的那個什麼喇叭,吵的人耳朵都疼。”
那老嫗見了孫月蓉,倒也不怕,笑道:“這口快心直的妮子,還真是咱山東的丫頭,不扭捏,想啥是啥。老身年輕時,卻也是這個脾氣。好孩子。”
等到孫月蓉走開來,老太太又道:“我看那,這欽差以後準錯不了,眼光好,有見識啊。找婆娘就得找這樣的,你看那長腿,那腰,那屁股,那胸。嘖嘖,一看就是能生養的。”
孫月蓉自不知自己已經成了災民們八卦的物件。她跟著嚴鴻東跑西看,看著這浩大的賑災場面,壯觀的人流,只覺得比起嚴鴻來,自己當日那散財救災,簡直就是個笑話。好在她原本豪爽,自家男人越厲害,自家越是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