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至於說打敗了呢?用兵之事,責任也要擔到嚴鴻、胡宗憲頭上,自己一個巡按御史,怕個毛啊?而且嚴鴻既然都說了他要貪墨軍餉,真要打了敗仗,自己再把臉一翻,揪住這件事,落嚴家的面子。到那時,連破雙案,清流之中,自己的一把交椅是跑不掉的。

想到此,王本固嘴角更帶了幾分笑意,讚道:“嚴璽卿既有此大計,必能旗開得勝。”

嚴鴻道:“然則此事卻要和王直指打個商量。我欲與王直指聯名上奏朝廷,言汪直包藏禍心,詐稱投降的荒謬之處,請將汪直處斬於鬧市,更發糧餉、兵馬,痛剿倭寇。這樣一來,天家知我此奏,也就不會計較我前番主張招安之事了。”

王直指聽嚴鴻這話,是要和自己聯名上奏,以撇清先前給倭寇說話的麻煩,當下更是求之不得。這奏摺一上,嚴鴻也就算是表明了立場,不怕他在從中作梗。他當即哈哈笑道:“璽卿此言大善。如此我倆就聯名上本京師,請斬汪直。”

嚴鴻又道:“還有一事。胡大帥身為浙、直總督,奏摺上最好也有他附署,分量才足啊。”

王本固聞聽,眉頭一皺道:“胡梅林為人怯懦,不敢與倭寇交戰,一心招安汪直,他怎會同意附署?嚴公子莫非是在戲耍於我?”

嚴鴻笑道:“非也。正所謂此一時彼一時,那胡大帥確實為人怯懦,當日一心求和,我也是聽了他一番言辭,才在天家面前定計招安汪直。只是如今情勢變化,鹽商、茶商、機戶、士子、縉紳都一心求戰,胡大帥其實也是焦頭爛額,豈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如今浙江官場上的諸公一心為國討賊,我嚴鴻豈能看他胡大帥一個人和全官場的人作對?我來之前探他的口風,其實已經躊躇首尾,不知當殺當放。今日王公與我嚴某達成一致,胡大帥又何必逆勢而為?只是他身為浙直總督,面子總還是要的,不如今晚咱就設下一席酒宴,我做箇中人,為你二家解鬥,從此咱們三人攜手共破倭賊,王直指意下如何?”

王本固聽對方這麼解釋,覺得也有道理。易地而處,自己也肯定頂不住這麼大的地方壓力一意孤行。更何況自己又得到訊息,說倭寇以招安為名,行寇掠之實,即將兵犯東南。這兵鋒一開,再加上嚴鴻站到自己一邊,這胡宗憲有幾個膽子,還敢繼續幫汪直開脫?

第 513 章 爾虞我詐

(XX網站 。xxx。)(XX網站 。xxx。)(XX網站 。xxx。) (XX網站 。xxx。)(XX網站 。xxx。)(XX網站 。xxx。) 王本固想出名,但他不是瘋子,也要考慮自己的得失利害。XX網站 。xXx。。XX網站 。xXx。。為了名聲,堅持殺汪直這個是底線,沒什麼可說,但這不等於說他非吃多了撐的,要和胡宗憲死扛到底。他畢竟是讀書人,明經進士出身,自然不會有那種認為既然得罪了,就必須戰鬥到底的小白思想。

嚴鴻從中搭橋,讓自己和胡握手言和,這肯定是好事。再說胡宗憲只要能同意殺汪直了,自己也就失去了抬槓的空間。而且到時候三人共同大破倭寇,名留史冊,萬古流芳,這卻也離不開胡宗憲的運籌帷幄。

一想到這美麗前景,王本固只覺得一陣飄飄然,強壓心頭狂喜道:“嚴公子,這倭寇靠金銀收買無知百姓,杭州城內多有其黨羽。若是我遠離府衙,只怕有人膽大包天,放走倭寇酋,豈不糟糕?”

嚴鴻道:“這也無妨,咱們這次就來個破除陳規,這酒席啊,就設在這監獄外面。邀上杭州知府周伯符作陪。監獄外圍,再由督標營抽出一支人馬負責警戒,與裡層的衙役民壯彼此配合,又互相牽制。若是走失了人犯,胡宗憲自也脫不了干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