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那種零售的模式小打小鬧,楊展還不如回到廣東繼續打工呢。

“小睿,你在縣城人面廣,你去問問看,能不能像你的米酒那樣走批發,這樣的話倒是很有發展前景!”在旁邊聽完劉睿和楊展的話,王少童猛然冒出了這樣一句。

“走批發?!”一聽這句話,劉睿和楊展的眼睛一亮。

若是能夠走批發的話,楊家就可以把注意力都集中在生產上,而不用分心去管銷售的事情。另外,走批發雖然價格低一點,但是勝在量大,整體的利潤並不會很低。

這半年以來,劉睿透過各種產業,和城裡的不少行業的從業者建立了良好的關係。這段時間以來,陸續有不少蔬菜的批發商到梁村收購蔬菜,若是幫楊家牽線搭橋,讓這些蔬菜批發商收購楊家的豆腐,應該可以幫楊家解決很大的問題。

小時候,劉睿吃過楊家的豆腐,知道楊家制作的豆腐比很多人家的都要好吃,只要楊展能夠一直保持那樣的品質,開啟縣城的市場並不成問題。

“縣城的批發商那邊我來搞定,現在就看展哥你願不願意了!”劉睿思考了一會兒,給出了答覆。

那些蔬菜批發商經常來梁村收購蔬菜,也是明白劉睿在梁村的能量。若是楊家的豆腐品質不羞,這些批發商應該不會駁了劉睿的面子。不過,問題的關鍵還是得落在楊展的身上,畢竟大批次地製作豆腐並不是一件輕鬆活。

“若是你能夠幫我介紹批發商,我願意試一試!”沉思了一會,楊展點點頭,下定了決心!

或許是劉睿這段時間以來的神奇表現讓楊展對他的話有了極高的信任度,並沒有太多的考慮就同意了劉睿的建議。至於做豆腐的辛苦,在楊展看來,並不見得能比在流水線上辛苦。

在工廠的流水線上,楊展覺得自己的神經時時刻刻都是要緊繃,絲毫不能放鬆。因為一旦放鬆,就將會出錯,就會被扣工資,身上的壓力總是無法消除。

若是回家自己乾的話,雖然也有辛苦的一面,但是總歸是自由了很多。按照劉睿所說的,生產出來的豆腐都批發給縣城的蔬菜批發商,不但掙錢多,而且不操心,何樂而不為暱?

就這樣,在瀰漫羊肉和米酒香氣的飯桌邊上,楊展在劉睿的建議之下,決定了重操1日業,重新把楊家豆腐坊運作起來。

有時候,人的思想一旦發生了轉變,他們下的決定就非常果斷。那些扭扭捏捏、猶猶豫豫的人大多都是內心還沒有做出決定,才會有優柔寡斷的表現。

劉睿和王少章的創業刺激了楊展,也讓他對於在家鄉創業有了更多的信心和激情,於是,他也加入了這個行列之中。

榜樣的力量總是無窮的!

(未完待續)

【209章】巨大野心

往年春節臨近的時候,不少的村民都覺得有點度日如年的感覺,畢竟年關難過。

借有外債村民最怕的就是債主上門,辛苦一年掙下的錢在手裡還沒有捂熱,就要交給別人。這年頭什麼東西都在漲價,唯一不變的就是農產品的價格。

農戶們收穫的農產品除去自用的口糧,出售的部分再扣除各種成本,所剩無幾。普通的農戶沒有什麼意外還好,若是家裡有人生大病和讀書,那就有點入不敷出了。

在農村,脫貧的農戶再度返貧原因很多,其中最常見的就是教育和疾病致貧。

在農村收入來源相對比較匱乏的情況下,生活困難的村民也只能是離鄉背井,外出打工,希望能夠儘快脫貧致富。

沒有借有外債的村民日子其實並不好過,他們總是要把家裡不多的收入精打細算,簡直是要達到了一分錢當作兩分花。臨近春節,娃娃們的新衣裳、家裡的年貨,這些都是需要花錢:而開春之後,耕地、播種、化肥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