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張道陵那個時代,紙張還未普及開來。

不過,如果張道陵真的是漢朝時候的人,為什麼剛才元神與自己對話之時,說的卻是現代的話呢?

難道是因為天師在飛昇之後,慢慢的語言也簡化了嗎?

左非白無奈笑了笑,畢竟他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索性不去想了,按道理來說,帛書都很輕薄,很難完美儲存下來,所以流傳至今的少之又少,可以錦盒之中的帛書卻是完好無損。

左非白拿出帛書,展開看了看,這一次都是晦澀難懂的文言文了,好在左非白在龍虎山時就喜歡研讀古籍,能夠看出來,帛書上記載的似乎是一種修煉方法。

不過現在左非白也無暇細看,也是將那帛書小心折好,放入包裡。

他發現,這帛書的材質異常強韌,就算是可疑去撕也不容易撕開,所以便放心折疊了。

只餘下最後一個錦盒了,這個錦盒的氣場也不弱,會是什麼東西呢?

左非白開啟第三個錦盒,看到的是一個青銅色的小鐘。

說是鍾,實際上是一個大鈴鐺,不過造型像是撞鐘,頂上有一截手柄,手柄上方猶如三叉戟的造型。

左非白用手握住手柄,將這小鐘提了出來,入手很有分量,輕輕一搖,便是“當”的一聲脆響。

這一聲響動異常清脆,沒有一絲雜音,響徹在整個天師冢之中。

左非白聽到這一聲鐘響,心神一震,腦中瞬間一清,只覺得神清氣爽,倍感精神。

同時,以自己為圓心,周圍的灰塵和漂浮物居然全部退避三舍,中間的空間居然變得一塵不染。

“這……”左非白異常驚訝,看向手中的小鐘。

他知道,這件東西,也是道家常見的法器,叫做帝鍾。

帝鍾是道教重要法器,用於道士作法。又名三清鈴、法鍾、法鈴、鈴書,也有俗稱叫做師公鈃(音同型)或鈃仔。

帝鍾一般高約二十厘米,口徑約九厘米,用黃銅製造,有柄、鈴內有舌,就像是一個有長柄的小鐘,但鍾底口部不是蓮花形而是平的。帝鍾一般是拿在手裡的,故而頂多有一寸來長的法杵,是手執的地方。

帝鐘上端稱作劍,山字形,也就是那個像是三叉戟尖端的造型,象徵三清之意,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

《太清玉冊》卷五有言:“道家所謂手把帝鍾,擲火萬里,流鈴八衝是也”。即認為其具有降神除魔的作用,

正文 第七百四十五章 殘疾老者

道士常以單手持帝鍾,在作法時按照一定節奏搖動。《道書援神契.帝鍾》雲:“古之祀神舞者執鐃,帝鍾鐃之小者耳”,意思就是“古代祭祀時,跳神的舞蹈者手裡拿著一種叫做鐃(音同撓)的樂器,而帝鍾就是按比例縮小的鐃。”

在道教的各種科儀、齋醮上,往往少不了誦經、上表(向天庭呈送表文)的活動,而其中就少不了道教音樂的陪襯。其中,最為重要的樂器就是帝鍾,有迎請諸聖的作用。

經單上,將帝鍾放在左邊稱琳,放經單右邊稱琅,有的帝鐘上還刻有符咒、神像、經文以及裝飾有金銀玉器,光彩照人,故而有“琳琅滿目”之讚譽。

通常,帝鍾往往由科儀上的高功法師使用,施法時從法壇上拿起帝鍾,單手持柄搖動,其叮呤叮呤的聲音,意為“振動法鈴,神鬼鹹欽”,動作十分優雅。

而帝鐘的使用也有嚴格的定製,一般在呤詠提綱、舉天尊等處用“風吹鈴子”,在誦經、禮誥、朝懺等處用“滴水鈴子”,且在嘆文處唯用鈴子伴奏,是道教法事中用處比較廣泛的法器。

此時,左非白手中的東西雖然也是帝鍾,卻也有些不一樣。

最起碼左非白能夠感覺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