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舵白虎堂堂主,敢問可是武當張少俠?”
“正是在下!不知丐幫發生了什麼事情,如此大規模的遷徙?”
“少俠有所不知,鮮卑族即將入主中原,黎明百姓怕慘遭外族屠戮,舉家南遷。這當中並非全是丐幫弟子,其中絕大部分是普通百姓。連年征戰,百姓家中男丁被強行徵走,婦孺窮於生計,這才拿起破碗行討!”丐幫弟子嘆息著說。
張正宇看向路上行人,行乞打扮者中果然不少是婦孺。“近年不是一直兩國僵持,兵力相當,怎麼突然就敗了呢?”
“都是燕山總兵蕭義,說什麼征戰多年,民不聊生,為了天下蒼生,放棄紫荊關獻關投降。這鮮卑族大軍長驅直入,潼關危在旦夕,我丐幫總舵被迫從洛陽搬往蘇州,洛陽改為分舵。我這次護送南遷百姓前往蘇州,之後還需返回看守這洛陽分舵,打探訊息……在下有事在身,不能就留,還請張少俠莫要見怪!”
“無妨!是在下叨擾了!兄臺請便!”
二人相互道別上路。張正宇無奈的搖搖頭,因朝廷軟弱,這鮮卑族竟然能夠入主中原。所謂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以後漢人的日子可怎麼過啊。張正宇繼續往回走,一路上全是流民百姓,滿地餓殍,屍橫遍野!
張正宇縱是俠肝義膽,也無力挽救這流民百萬。只能加緊趕路,回武當覆命!
北方胡人近年來兵強馬壯,前秦苻堅率兵南侵開始,這朝廷基本沒有什麼實力剿滅。才導致這大漢民族生靈塗炭,任人宰割。羌族藉機不斷壯大,以至於今日……
張正宇趕到武當後,向歐陽子彙報了此行所見所聞!
歐陽子眉頭緊皺,這武林血案和天下蒼生相比,孰輕孰重一目瞭然。如果武林群俠群起抵禦外侮,區區鮮卑族豈能成什麼大氣候。但是連年征戰,江湖人士都獨善其身,不與廟堂達官貴族結交,就算是有報國之心也無報國之道。
武當作為天下武林泰斗,理應肩負救國救民大任。少林寺高僧都是超脫的存在,自然不會干預這朝政之事。想到此,歐陽子獨自到武當三老房中,與三位師叔商議自己的想法。
武當三老雖年紀已過花甲,但習武之人氣節看的極重。聽說鮮卑族入主中原,氣不打一處來,馬上請命去刺殺鮮卑首領,好讓鮮卑族軍中無主,暫緩進軍。
歐陽子拗不過三位師叔,就同意了他們的請求。
走出三老的禪房,歐陽子有些後悔找他們商談……
翌日,武當三老出山,一路向北,看到的全是民不聊生的慘狀。三人散盡盤纏,也是杯水車薪,難以解救萬民於水火。三人只好快馬加鞭,希望能早日除去鮮卑族首領。
武當三老趕到潼關時,宋軍還在死守潼關,但是朝廷大員已經南遷,潼關已是危在旦夕,將士也了無鬥志,只要再將潼關圍個十天半月,潼關將不費兵卒,唾手可得。
武當三老探知圍困潼關的是鮮卑族的先鋒,先鋒官叫什麼宇文石,魏王拓跋燾親自統帥大軍,駐紮在紫荊關。等糧草到齊就率大軍南下。
武當三老商議後,決定當晚就夜襲敵營,殺了先鋒官宇文石,先救潼關之危,然後轉道北上,直接把魏王拓跋燾人頭拿下……
三更過後,武當三老穿上夜行衣,悄悄摸進魏軍軍營,只見魏軍軍紀嚴明,雖然只是圍關,但軍中崗哨嚴明,崗哨口令一會三變,任武當三老武功蓋世,也是難以混進。
三人躲在暗處,檢視先鋒官的營帳所在。
最後發現一處懸崖下營帳比別的大得多,料定那就是先鋒官的中軍帳。
武當三老見巡邏士兵繁多,難以混進去。只能繞到山後,打算憑藉絕頂輕功,從懸崖後潛入。
三人商議停當,就繞到後山處,這裡兵力較少,三人很快順著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