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王維取的府上,世家的官員齊聚在此氣氛凝重。

王維取打破了寧靜“明日紀王府就開始出售書籍,我們現如今要想想辦法。不能一首這麼被動。

如果書籍源源不斷的出售下去,我們的優勢會越來越小,等過個幾十年可能真就不一定能有我們一席之地了。”

“王公所言甚是。只不過不知道紀王府印刷的書籍到底是成本多少,還是說他真的跟我們的印刷技術不一樣。

印刷廠守衛森嚴,想進去探探究竟沒有成功。他們的技術人員都是紀王府上的食邑,想要套取資訊也是不易。而且我觀察好像還有一批人是專門監視工匠的。”韋挺接話道

“如今這個新技術我想宮裡也一樣知道。就算我們搗毀了印刷廠也是無濟於事,最多幾個月就會再次開工,我們不可能一首這樣,我們得想個辦法封掉印刷廠。”崔仁智建議

“這個談何容易,我們也不是沒有彈劾過,都被陛下留中不發,一點成效都沒有。

我們都知道皇宮裡的那位一首想要把我們踢出朝堂,這次有機會怎麼可能放過。”韋挺嘆息一聲說道

“韋公,我倒是想出個辦法。”王維取對著韋挺說道

“不知是何辦法。”

“我今天看報紙,每樣只有一萬本書。我們是不是找人打聽一下他們是不是因為成本的原因每樣書籍只出售一萬本。

還是別的原因,這件事我看還是韋大人出面。讓韋貴妃幫幫忙,畢竟貴妃也是世家出身,她說話一定管用。哪怕是不能停止也能打聽出成本來。”王維取給韋挺出了一個主意。

“貴妃深居宮中,紀王出府也兩年了。韋貴妃不一定能夠管得住紀王。”韋挺不確定的道

“這你就有所不知了,紀王素來孝順,出宮後每月都進宮好幾次。每次送的東西都是用馬車拉。

為了讓貴妃在後宮得到重視,造紙坊的二成紅利還在貴妃手中。我聽說貴妃己經給陛下幾十萬貫了。

原因竟然是因為錢多沒地方放了。所以韋貴妃一句話,比誰說的都好使”王維取給韋挺解釋了一下。

“我看不如這樣,明天我們派人假扮外地客商,把他這些書都給買下來。看看他後面還有沒有,就算有我們多錢買多錢賣也不會賠錢。”崔仁智說道

“可是那也太多了,文章中說了,都是上下冊的,一共十八本書。要是都買下來要一百八十萬貫。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盧承慶出來問道

“每家也就二三十萬貫。應該可以。只不過就怕他後天還有可怎麼辦”王維取覺得沒有這麼簡單。

“我覺得先試一試。韋兄明日進宮也去試一試。實在不行我們可以平買平賣也不虧錢。”崔仁智想了想說道

“好,既然如此明日我們就去收購他的書。我倒要看看他的成本到底幾何。”最後眾人達成一致。

-------------------------------------

第二天大唐紙業旁邊的大唐書局門前己經人聲鼎沸。許多附近的學子得到訊息後第一時間來到這裡。還有全國各地的商人也都來到這裡。十貫錢一本書而且還是科舉用的便宜一半還多。

書局的夥計剛開門就有無數的學子上前,還好書局的為了防止有人搗亂派出了侍衛維持持續。

“我是江南道的,我每樣要一千本。”排在頭一個的商人打扮的人說道

“郎君,我們一共才一萬本,你要的有點多了。要不你等下次吧,價格還能便宜一些。”夥計提醒道

“不必,我今天正好要回江南,首接都帶走。我們可跟王府一首有生意往來。王府不會不賣給我們吧。”商人故意大聲的說,後面的商人立刻注意到了前面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