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其他的,其他的還是不要說了。出了幾次事後,她一個都不相信了。

再來就是人脈與眼線。在皇宮裡宮裡除了溫公公,養和殿裡端茶倒水的宮女太監她都不認識一個,一個人的名字都不知道。後宮裡的嬪妃也就賢妃跟德妃眼熟一些,其他低階位的妃子她一個都不認識。沒有人脈與眼線,就得不到充分的資訊與幫助,拿什麼反擊。

最後說銀錢,她這會精窮精窮的,除了房子跟田產等不動財產外,她所有的流動現金五千兩不到,想要收買人都沒資本。

她拿著放大鏡找優勢,也就只能找到一個優勢。這個優勢也是她安身立命的東西,那就是皇帝偏疼她。可這個東西,對溫婉來說也是一雞肋。因為這個東西,不能用。她可以安心享受皇帝的寵愛帶來的各種好處,賞賜也可以接到雙手發軟,但是,絕對不能拿來利用。否則,只要被發現,不說發現就是一旦被懷疑,就得永遠失去這個她安身立命的籌碼。當然,除非她能自信認為皇帝不會發現。她知道自己幾斤幾兩重,她自問還沒這麼強悍的本領不會被皇帝外公發現。既然沒這個本事,也就熄了這心思。她不同思月,她沒這個資本去賭。

而反觀對手的實力呢?想想賢妃在後宮三十多年,關係錯綜複雜,後宮裡肯定都是她的眼線。而她手段高超,精於算計,心又夠狠夠毒。不是溫婉給對手戴高帽子,就從思月謀殺自己這事看去,賢妃要是直接出手弄死她,估計也就比捏死一隻螞蟻難些。而她對於宮鬥,對於耍那些個陰謀詭計,跟剛進幼兒園的小朋友差不多。

這麼一分析,她真的是處在劣得不能再劣的局面上了。真的,可以說要啥沒啥。她一想這個,就心裡發慌。因為她已經發現,她真的是時時刻刻都處在危險之中。可是,再難,再難也得找一個缺口。她一直在找這個缺口。只是沒想到,淳王給她送來了這個缺口。

這次機會,她一定要把握,她要去淳王府裡,她近期不能經常去去皇宮,更不能住在皇宮裡。如果她猜測得不錯,這次,應該是賢妃直接對她動手了。而去了淳王府裡,接受培訓,那就可以變相地暫時避開皇宮。其他暫且不說,至少給舅舅拉攏了一個隱行的支持者。她可是一直都知道,淳王一直都是中立派的。

溫婉在想著,真的出了宮,讓她去淳王那裡接受培訓,除了可以拉攏到淳王這個宗令的支援以外,還有其他的好處。

第二卷 二百一十六:籌謀(下)

二百一十六:籌謀(下)

有這麼一個放風的時間,那她就有更多的時間去做其他的事。而且,她已經明顯感覺著,如果她一定要執著於宮鬥,去爭奪皇帝外公那虛無縹緲的寵愛,就會落入了下乘。落入下乘這還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如果真要跟賢妃鬥,不是她看低自己,她的結局是必敗無疑。她對這個女人一點都不瞭解,兩人力量經驗人脈等懸殊太大,她一個菜鳥能鬥得了賢妃這個身經百站的女人。除非太陽從西邊出來,否則,她是一丁點的信心都沒有。

再有,她覺得去了淳王府裡,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可以遠著一些皇帝。如果她真進宮,住到了皇宮,長遠來說不僅生命有危險,而且對她也沒任何好處。反而不如跟著之前與皇帝的相處模式。離得有些距離了,這樣皇帝反而會經常唸叨著她,想著她的好了。

可是,該怎麼打破如今這麼惡劣的處境。

溫婉得腦袋都疼了,咳,她是真的沒法去鬥啊!想到這裡,眼睛一亮。對啊,既然她處在這麼惡劣的環境,想了那麼多的法子,一個都不得用。而且鬥又沒一點丁勝算。既然明知道爭不過鬥不過,那就反其道而行,不爭不鬥。但這種不爭不鬥不是她之前所想的,只在皇帝面前表露出自己心善仁慈,不跟賢妃等人爭鬥,在保護好自己的同時做她的乖寶寶就成。在關鍵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