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都知道吃生東西不利於生理健康,可是呢,這麼做的人不僅不少,在現代社會里還是某種流行風尚。
雖然有人說人類能夠成為萬物之靈長的原因,在於人不僅能夠改造世界而且能夠改造自身,但是唯物主義者是不會相信這樣的觀點的。
王書輝本人就不相信這樣的觀點。
他從來不覺得人類天生的會去主動的改造自身,而且這種對於自身的改造還是什麼所謂“刻在人類的基因中”的觀點。在他看來,不論是自然界裡的一切動植物,還是人類社會中各種各樣的人,他們能夠存在下來的原因,都是自然選擇的過程。
不是因為人類自身有對自身進行改造的需求,所以他們才去積極主動的改造自身的。而是在不斷發展和變化的人類社會中,人如果不能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主動積極的去適應和追逐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變遷,那麼這些人就會被社會所淘汰。
正是這種被社會淘汰的巨大壓力,才使得人們不得不去主動的改造自己以適應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的。
人類為什麼不再茹毛飲血了?通俗的講,那是因為那些拒絕使用火來加工食物的原始人,全部都死於疾病和競爭了
在明朝末年建設人民民主制度的國家,在十七世紀進行國家工業化建設,這是不是過於超前了呢?
王書輝對於這件事情的看法是:在明朝末年建立人民民主制度的國家,在十七世紀進行國家工業化建設,這種做法,只能說是提前,而不能說是超前。
和傳統的歷史學的觀點不同,王書輝認為,在大航海時代開啟之後,其實整個世界就已經開始為工業化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了。從後世人的角度去看,能不能在大航海時代開啟社會改革的程序,決定所有的民族和國家在未來的前途。
從架空歷史的角度上講,在大航海時代之前,在世界主要航路被開闢之前進行工業化的話,有著市場容量不足的問題。就是在中國這樣的人口過億的國家裡,蒸汽機時代的工業社會的巨大產能都沒有辦法有效的釋放。因為沒有龐大外部市場的工業國,最終會產生嚴重的生產相對過剩。
即使是在充分考慮人民群眾利益的,王書輝設計的以國家為主體進行資本運營的人民民主制度下,工業化的中國如果沒有外部市場,其實產生巨大危機的可能。
按照王書輝的瞭解,即使是在第一次工業革命剛剛在幾個國家裡完成之後的那個時代裡,因為巨大的工業生產力沒有得到相應的生產關係社會制度的配合,剛剛完成工業革命的幾個歐洲主要國家,都差點因為資本主義自身週期性的經濟危機全面崩潰。
馬老人家就是在那個時候看到了資本主義制度本身的侷限的。
所以說,即使從時間上看,似乎全面在中國建立全新的制度,把中國推入到工業化程序中有些提前,但是從未來的歷史發展的角度,考慮目前的條件大航海,復興黨的所作所為都是順應歷史發展的趨勢的。
畢竟復興黨所要建立的工業化的新中國,既有先進的生產力,又有先進的生產關係。
資本主義制度這種相對封建制度先進的社會制度在逐步確立的過程中也不是一個和風細雨的過程。這個在歷史上非常先進的社會制度,確立自己的統治地位的過程是一個腥風血雨的過程。
幾百年後的英國人可以在吃飽喝足國家充分發展的前提下,一邊剔著牙齒中的肥肉,一邊對發展中國家指手畫腳。可是他們忘記了,資本主義制度在西方世界確立自己的統治地位的過程中,到底吞噬了多少童工女工男工以及農民的生命。那些環保主義偏執狂也忘記了,倫敦那個“霧都”的稱呼,可不僅僅是氣候原因那麼簡單。
在朱湖農場的招待所裡喝著濃茶,站在房間的窗戶邊上看著朱湖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