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鴻儒輕笑道:“《問》的翻唱權換《追夢人》的改編權,我們不吃虧,同意他們,儘快把合同簽下來。”

霍汶希微微點頭,“好,鴻少還有一件事,摩托車的贊助商鈴木公司的代表來到香江,想請你吃個飯。”

廖鴻儒蹙眉道:“那小鬼子又來找我幹什麼?我不是已經明確拒絕為鈴木代言了嗎?”

原版《天若有情》,騎的摩托車就是鈴木旗下的產品鈴木RG500,原時空《天若有情》上映後,鈴木RG500直接賣到脫銷,這個意外之喜,讓鈴木公司笑得合不攏嘴。

鈴木公司之所以如此高興,是因為他們連一分錢的贊助費都沒有出,白白撿了一個大便宜。

雖然國外早已有了在電影中植入廣告的概念,但在九十年代的華語電影圈還沒有拍電影拉贊助的說法,好像還是在1999年馮大炮在拍攝《沒完沒了》時,首開了拉贊助的先河。

馮大炮也是華語電影圈中在電影中植入廣告玩得最溜的導演,《沒完沒了》之後,馮大炮的每一部電影基本上都會植入廣告。

2004年,馮大炮在《天下無賊》中植入12個廣告,廣告收入高達4000萬。

2010年,馮大炮更是喪心病狂的在《非誠勿擾2》中植入了20個廣告,廣告費收入就有6000萬,電影還沒有開拍就特麼賺錢了。

當然,在電影中植入有利也有弊。

在不打斷劇情連貫性的情況下,合理的在電影中植入廣告,能讓品牌更自然地融入到電影情節中,更容易抓住觀眾的注意力。

當觀眾在電影中看到熟悉的品牌或產品時,會感到親切、熟悉,從而增加對品牌的認同感。

另外,植入廣告可以為導演製片人提供額外的資金支援,一些電影製作成本高昂,廣告收入便成為重要的資金來源之一。

透過與品牌合作,電影製片方可以獲得廣告費,從而降低電影製作成本,實現雙贏。

但一部電影,劇情才是主體,廣告植入只能是附屬,但有的電影製片方為了利益,開始本末倒置,喧賓奪主,大面積植入一些毫無邏輯的廣告,多而雜的廣告破壞了電影的主體性,甚至反客為主,使其淪為“廣告定製劇”。

更有一些創作者為了讓品牌方滿意,把廣告效果放在藝術質量前面,一味突出品牌或產品的商業資訊,而不顧藝術規律甚至現實邏輯,使劇情發展突兀,人物行為怪異,不僅拉低了作品的藝術質量,也破壞了受眾的觀賞體驗。

廖鴻儒作為過來人,自然知道在電影中植入廣告的優點與缺點,而在電影《天若有情》中,摩托車是劇情需要,完全不會影響電影的整體藝術性。

所以當他決定拍攝《天若有情》時,就已吩咐公司人找摩托車廠商拉贊助了。

廖鴻儒原本不想用日系摩托車的,可現階段國內根本沒有像樣的摩托車品牌,歐美地區的摩托車品牌又瞧不上廖鴻儒的電影,兜兜轉轉最後還是隻能找日系摩托車品牌。

廖鴻儒如今在日本名氣絲毫不亞於成龍,他的電影還是具有相當大的吸引力的,日本各大摩托車廠商得知廖鴻儒在拉摩托車贊助時,立馬就聯絡上了鴻儒影業,這其中就包括本田、川崎、鈴木等大品牌。

一番接觸下來,廖鴻儒最終選擇了鈴木,一來,鈴木給得最多,二來,鈴木今年才剛出的鈴木GSX-R600太炫了。

他本來以為華仔騎的鈴木RG500已經夠靚了,沒想到鈴木GSX-R600比它還靚,廖鴻儒第一眼就看上了這款車。

廖鴻儒同意鈴木GSX-R600的贊助之後,小鬼子竟然得寸進尺,還想讓廖鴻儒為鈴木代言,他當場就嚴詞拒絕了。

沒想到這小鬼子還不死心,又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