麼問,她並沒有立刻回答。

容昀笑了笑說道:“還不是浚偉,他想追求紀嘉。我聽說紀嘉的父親住院了,她怎麼還往外跑呢?”

“她是去找盛萬林了。估計是想走盛家老爺子的關係,遊說解凍專案吧!”容怡聽他這麼說也就沒在意,臉上浮現出了一絲笑容。

對於邯江舊城改造計劃被勒令停工的內情,她是知道的。上邊對這件事情很重視,特別是陸曾泰的意見現在可是舉足輕重。盛家的影響力在西南,對江南這邊的事情還沒有那麼大的影響力的。在她看來紀嘉這是病急亂投醫,根本就沒找對人。枉為她還是陸家的孫媳婦呢!

容昀聽了母親的話,也就沒再說下去。有了這些資訊之後,下一步他要做的事情就好辦了。

就在容昀盤算這該怎麼對付他們的時候,雷濤和紀嘉從盛萬林那裡得到了裴嘉良老家的地址。兩人也沒多停留,徑直去了滇江。

在華夏政界有一種提法“老少邊窮”地區。這個提法將華夏經濟不發達地區全部囊括在了這四個字裡了。革命老區、少數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窮地區,這就是所謂的老少邊窮。

滇江省堡山地區峽江縣。這地方就是裴嘉良的故鄉。而峽江縣可以說是將老少邊窮這四個字都濃縮在了一起。這個縣是早年川滇邊革命根據地的中心。峽江縣還是少數民族聚居區,這裡的居民大多以獨龍族為主,還有不少的怒族、羌族、拉祜族、哈尼族在這裡散居。在官方,峽江縣的名稱就是峽江獨龍族怒族自治縣。滇江省地處西南邊陲,堡山地區更是全國重點貧困地區。

紀嘉來到峽江之後,可以說第一次見到了真實的貧困是什麼樣的一種狀態。

由於境內群山橫亙、峻嶺逶迤、谷深林密、江河交錯。交通不暢、通訊落後、基礎設施建設滯後被稱為峽江縣的“三大難”。千百年來“路”一直是困擾著峽江經濟社會發展的難題,建國初期峽江境內沒有一寸公路。即便是如今在峽江縣境內的公路還是很少的。他們的車到了縣城之後,打聽了一下,要去裴嘉良家所在的龍江鄉車是開不進去的。

找了個回鄉的龍江老鄉帶路,紀嘉和雷濤就踏上了進山的路。坐了一段拖拉機到了臨近大山的一個拐角之後,他們就下了車。

嚮導阿克恰南指了指那高聳入雲的插天峰說道:“我們這裡出門就爬坡,過江靠溜索,運輸就只有人背和馬馱了。龍江人‘過竹篾,劃豬槽船,走鼠道,爬石巖,攀天梯’這千百年來都是這樣走的哦!”

他說話的時候,還不住地朝紀嘉看了看。紀嘉能夠從他的眼神裡看得出來輕視的意思。他們在縣裡相遇的時候,聽說紀嘉和雷濤要去龍江鄉。阿克恰南的腦袋搖得就像個撥浪鼓。阿克恰南要不是看在錢的份上還真就不願意帶他們走。

“我勸你們還是想想清楚要不要去,這進山的路可真不是你們這樣的城裡娃兒走的哦!”阿克恰南以前也帶過一些城裡人進山。主要都是些下來視察的幹部,幾乎就沒有人走進去過。鄉里的幹部很多都是本地人,也只有他們才能在這地方呆得住。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龍江鄉沒有外來幹部,經濟發展非常落後,在峽江縣這樣的貧困縣裡也是墊底的。

對於阿克恰南的勸說紀嘉自然是很不服氣的。她也沒說話,看了看山間的小路,整了整揹包就往上爬起坡來。

阿克恰南看她這樣子也就不再勸了。這種事他也不是頭一回碰到,實在不行,他們半路上自己會提出回去的。到時候他再送一程,這帶路的錢也不會少給的。

雷濤看著紀嘉已經開始爬坡了,他笑了笑跟了上去。反倒是阿克恰南這個嚮導留在了最後面。

第一百五十四章 希望渺茫

翻過了一個小山包之後,天色已經晚了。阿克恰南帶著他們來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