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週一,風間飛鳥到達舊金山的第5天。 早上5:00,風間飛鳥在鬧鐘的幫助下睜開了眼睛。 他正在養成新的作息習慣。自從奧運會結束,他基本都是7點左右起床,來到美國後,早起讓他有些不適應。 不過他相信自己很快就能調整好的,畢竟他之前已經做到過。 起床後,他拿起手機給女友打了一個電話,京都那邊現在的時間是晚上22:00。 “飛鳥~”電話裡傳出伊知子溫柔的嗓音. “要睡了嗎?” “嗯,已經上床了。” “在等我電話?” “嗯……” “東西都搬過去了嗎?” “大件的都搬過去了,還有些生活用品。我會在家再住一段時間,考試結果都還沒出來呢。” 電話裡,風間飛鳥問了一下伊知子的近況。她正在準備京大的自主招生考試,銘子和英紀在準備迦南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試,時間都是一週後。 他也把自己的近況告訴了對方。 “飛鳥上課很辛苦吧,課程這麼多~” “還好啦。”風間飛鳥語氣輕鬆,“你男朋友很聰明的,只是有點忙而已。” 兩人聊了大約20分鐘才互道晚(早)安。 他現在每天有兩個時間可以給真夜、伊知子、小鳥她們打電話。一個是早上5:00左右(京都22:00),另外一個時間是晚上20:00前後(京都13:00)。 為了不影響音夢和凜休息,他把健身的時間調到了下午放學。 洗漱、早餐結束後,風間飛鳥就開始每天早上的閱讀。 他現在每天要看的東西太多了。 斯坦福大學採用Quarter學季制,把一年分成了四個季度,學生們每個階段都要選不同的課。上半年,卡特琳教授沒打算讓他替她幹活,他需要先把研一的必修課學得差不多。 他現在每天要看的有:和卡特琳教授在研課題相關的醫學論文;“神經科學”專業的基礎課;歷史、哲學、宗教等通識必修課。 對風間飛鳥而言,這些本科階段的通識必修課比他的醫學專業課還要麻煩一些。 比如之前他上了一門歷史課,叫做《希臘悲劇導論:眾神、英雄、命運和正義》。他提前用了兩個鐘頭把整本書過了一遍,如果按照高中的考核方式,只要考點是這本書裡的內容,他保證可以拿滿分。 然而當老師上課的時候,他理解的很吃力,而且完全不敢走神。因為那門課不是考察學生的記憶,而是訓練學生的思維,討論對美學詮釋的探究。 課堂上的這些學生們,大都來自美國的富裕家庭,他們初中、高中時期可能就參加過“羅馬夏令營”之類的旅行,親身體驗過、討論過……他們很容易就能跟上教授的講課節奏。 風間飛鳥做不到,他只看過《荷馬史詩》,想理解這門課,那點閱讀量是遠遠不夠的。他想做到只能看書,《希臘神話》、《普羅米修斯》、《古希臘悲劇探究》、《西方哲學史》…… 他現在每天有兩三節通識課,雖然不至於每門課都得補這麼多知識,但為了更快的掌握課程,每天平均得看十本書。 如果只是想及格拿到學分,那麼一門課拿到60多分,得個D就可以,但那也意味著成績(GPA)會很低。學校有最低的GPA規定,GPA的計算是各個科目以等級點數乘以學分,然後相加之和再除以總學分。 比如:數學、英語、語文三門課中兩門學分是4分,一門學分3分。 風間飛鳥的數學是95,英語95,語文95,等級都是A,那麼點數也都會是4.0,他的GPA是:4*4+4*4+4*3=44,除以總學分11就是4.0。 如果他的分數是數學75,英語75,語文75,等級都是C,那麼點數都是2.0,他的GPA是:2*4+2*4+2*3=22,除以總學分11就是2.0。 一般來說,GPA2.0以上可以畢業;GPA3.0以上屬優秀學生;GPA3.5以上是特別優秀的學生。 風間飛鳥從來沒想過拿2.0的GPA。雖然他來這裡的目的是研究帕金森,但在有餘力的情況下,他還是想更優秀的。 就像他在迦南學園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