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人,由於兵力充足,在馬良的指揮下,小小的介休立刻就變得像豎起了尖刺的刺蝟,讓人感覺無處下手。

即沒追上馬良,也沒留住劉逢吉,這讓徐放十分氣惱,趕到介休後,徐放本想立刻命令部隊對介休展開攻擊,可是在參謀長王曉天的勸說下,成熟了許多的徐放改變了主意。

他一面命令從西、北兩面包圍介休的部隊加緊對介休進行火力偵察,儘快摸清晉綏軍在介休的外圍工事的部署情況,一面安排部隊抓緊時間休息,準備攻城。同時,把追擊和介休的情況電告宋哲武,請示下一步行動命令。V

第三百五十三章佈局未雨綢繆(二)

接到徐放的電報,宋哲武沒有多做猶豫,馬上回電命令徐放回撤至平遙、汾陽、呂梁一線佈防,以保證第四路軍有效控制晉西北地區,待高宗寶的第二軍到達後,徐放再移交防務給第二軍。

雖然宋哲武心裡也很想拿下介休,藉機把防線推到臨汾城下,進而控制臨汾盆地這個山西的大糧倉。可是考慮到現在即使他付出代價拿下介休,把防線推進到臨汾,也必然會引來晉綏軍的瘋狂反擊,在中原大戰已經可以算作結束了的情況下,讓他再付出大的傷亡代價,這是宋哲武絕對不願意看到的。

而且,把戰場放在地勢平坦的臨汾,這也絕對不是個好主意,更何況還是在現在第四路軍幾面受敵的非常時期。

其實,宋哲武不願意拿下介休向臨汾推進,還有一個他不能說出口的理由,那就是幾年後,經過兩萬五千里長徵的紅軍會到達陝北,他們隨後展開的東征,可是在晉南鬧騰得最歡,那時,南到侯馬,東至高平,紅軍把整個晉南地區鬧得天翻地覆。

如果他此時進至臨汾盆地,那時紅軍的進攻可就要完全由他宋哲武來承受了,對於如何應對紅軍,宋哲武可是直到現在還沒有想出很好的辦法來。

因為正太路被炸,張蔭梧一時還趕不到井陘。已經到達大同的傅作義,又遲遲沒有動作。徐永昌雖然也已到了晉南,可是徐永昌很實際,並不對收復太原抱有任何幻想,他只是在加緊忙於部署各處防務,沒有對第四路軍發動任何進攻,在他看來,如果宋哲武不想染指晉南,那就是宋哲武開恩了,對晉綏軍還算是網開一面,並沒有想趕盡殺絕。

因此,一時間,山西的局勢雖然十分緊張,可是,除了一些小規模的試探**火,第四路軍和以晉綏軍為主的敵對雙方,並沒有發生大的戰鬥。

只是,這幾天倒是在河南的西北軍和中央軍鬧的動靜挺大,那裡的形勢變化之快,簡直到了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的程度。

在張學良發出進關調停的通電後,馮玉祥雖然先後派龐炳勳和張自忠北上追擊宋哲武,可他內心深處仍然希望閻錫山抽調有力部隊開到河南,依託晉南和西北與中央軍繼續作戰。在他看來,張學良雖然舉兵入關,但西北軍的實力尚存,只要閻錫山能堅持到底,哪怕是三面作戰,局勢仍有扭轉的可能。

於是,馮玉祥一方面打電報給北平的鄧哲熙,要他盡力安撫還在北平的汪精衛,請他力持鎮靜,穩定局面;一面又派張允榮緊急趕去天津,截住北撤的閻錫山,陳說繼續打下去的理由。

但是,這時汪精衛和閻錫山都早已失去了堅持到底的信心。當閻錫山接見張允榮的時候,態度極度消沉,連說:“不好辦,不好辦,仗是不能再打了,你回去告訴煥章,只有和蒙一起回山西,趕走了宋哲武還尚有一線希望。”

張允榮反覆勸說不成,只好再問閻錫山對時局的看法,閻錫山亦不表示意見,只是態度消沉地一再說:“退到山西再說罷。”

由於馮玉祥的個性很強,看問題又很主觀,這時,雖然局勢的發展在軍事上、政治上反蔣聯軍已經處於極為不利的地步,但是他仍然對他的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