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員她都要默然合十,閉眼祈禱。有幾次她就要親自到高密鼓舞士氣,卻都被胡安國、宗穎所阻。這天,津門終於來人了,但帶來的卻是讓人失望的訊息。
“公主,漢部是不大可能再派援軍過來的了。”胡寅有些黯然地說。他剛剛從津門趕到淮子口,此時正向趙橘兒、胡安國、宗穎等人分析漢部的局勢:“登州、萊州雖然名為宋境,但漢部早把這裡視為家門口,如今趙立、劉錡所統統帥的力量也都出自漢部,登州有失對漢部來說傷害極大,但如我方才所言,眼下漢部所出的力量已是他們的極致,再邁前一步,便是公然抗金了!”
趙橘兒是去過津門的人,也知道那意味著什麼,嘆道:“公然抗金,折大將軍便性命不保,是麼?”
“不錯。”胡寅道:“所以我們……我們只能寄望於朝廷了。”
“朝廷……”對趙構,趙橘兒卻比任何人都沒信心,儘管那是她哥哥:“朝廷還可以依賴麼?罷了罷了,輾轉數千裡,若再救不得父兄我也不逃了,淮子口如果失陷,那……那我便赴海以保清白,絕不再落入金人之手!”
胡安國、宗穎等聞言跪滿了一地,泣道:“臣等誓保公主,願與公主共保此城!”
趙橘兒的言語傳出去以後,前線將士士氣大振,奮死作戰,但南邊的援軍遲遲未到,不久更風聞趙構已向金人遞表請求劃淮河為界。這個訊息雖然尚未被證實,但光是援軍不到一事已足以讓汴梁軍上下對南宋政權徹底失望了。
其實趙構也明白唇亡齒寒的道理,宗翰的大軍逼到徐州附近時他便是躲在長江南岸也覺得不安穩了。但要馬上派遣大軍投入山東戰場,對南宋朝廷來說也是不現實的。所以最後趙構的想法是雙管齊下:一方面向金營派遣使者求和,一方面調遣各路軍隊開向淮南,緩緩北進,既為防備金兵南下,同時也有準備援救山東。由於宗翰收到趙構的求和文書以後沒有馬上拒絕,所以趙構多了幾分苟且的希望,不過南宋朝廷並非沒有能人,張浚等人都看出宗翰是在拖延時間,只是應否在馬上投入山東戰場宋廷仍在辯論,加之南方生了幾次兵變民變,讓趙構在決斷大事之時便顯得更加小心。
趙構和宗翰交涉的同時,歐陽適與撻懶的桌底談判也開始了。和趙構不同,歐陽適對金國內部的情報把握極準,所以在談判的過程中不怕會被對方欺詐。只是這次漢部在軍事上落了下風,談起來便極為麻煩。
撻懶出於私交,對歐陽適的使者還保持著禮貌,但開出來的條件卻比歐陽適預料中還要苛刻!漢部關於保持膠水以東的勢力等要求撻懶一項也沒答應,他對歐陽適的使者道:“大金是君,漢部是臣,君臣之間有什麼好談的?”又道:“若真要談,漢部先辦好兩件事情來。辦成了,其它的事情再談不遲。”使者便問何事,撻懶道:“第一條,楊應麒到會寧為質;第二條,交出大宋的楚國公主!”
這兩個條件哪個使者敢應承?無奈之下懨懨而回,向歐陽適如實稟告。
歐陽適聽得眉緊皺,陳顯嘆道:“要是別的事情,無論要錢要糧,甚至要地都還能商量,但這兩條卻如何做得?”
歐陽適道:“若是談不攏,那就只有起兵了!”
“起兵?”陳顯道:“現在起兵,那不是將大將軍往死路上推麼?再說倉促起兵,只怕於事無補!如果戰事不利,我們恐怕就得全部退居海島,那可就糟了!”
歐陽適道:“不然還能怎麼辦?難道真把老七交出去?哼,我是很想取他而代之的,但現在這等時局無論如何得把老七保住,要不然漢部非分崩離析不可。”
其實就算歐陽適不動手,漢部也已經開始出現分裂的徵兆。軍方對於津門樞密這種兩頭不到岸的方略越來越感到不耐煩!大將軍失陷已經很久了,楊應麒到現在還沒能把他救出來,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