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將再次陷入無秩序的混亂。第三也是更為致命的一點,那就是宗澤老了,不但老,而且病!宗翰認為,一旦宗澤有個好歹,汴梁將不戰而破,汴梁軍一破,陝西兵、忠武軍和登州兵將失去樞紐,金軍便能從容地各個擊破。

如果局勢展到那個地步,那不但宋政權不足為患,連漢部也將無可奈何!楊應麒如果敢將漢部的直屬兵力投入戰場,那就是將折彥衝往死裡推,漢部內部很可能會因此而分崩離析。可楊應麒要是不出兵,那他就只能坐視宗翰把中原的抗金勢力一個個吃掉!

所以宗翰認為,只要再進一步,大金就贏了!而且是全勝!

不過,金國內部並不是人人都能理解宗翰的這種大膽,甚至可以說很少人能理解宗翰的這種大膽!宗望活著的時候宗翰對他頗存忌憚,但這時宗望死了他卻有些想念起這個堂弟來,因為他覺得軍國大謀上,大金上下只有阿骨打和宗望是自己的知己——比如在第二次侵宋之前,也是有宗望的贊成才讓先汴梁後兩河的軍略得以暢行。其他的人,哪怕是婁室這樣的老將在宗翰面前也略顯保守,而撻懶等人和宗翰更是同床異夢!

撻懶和他背後的吳乞買,利益和力量主要在東方,陝西的拓展從短期來講對他們沒什麼好處,但漢部這個心腹之患他們卻比宗翰和宗輔都感受得更深。登州兵雖然掛著大宋和義軍的旗號,但其中的曖昧宗輔和撻懶並非完全不知。實際上,當劉錡、趙立等人在山東戰場上打得轟轟烈烈的時候,陳顯和劉彥宗、歐陽適和撻懶在後方的摩擦其激烈程度絲毫不亞於在京東東路真刀真槍的廝殺。

“登州?那是我們老七的地盤!就像滄州和我的關係一樣。”歐陽適對撻懶的秘密使者說:“你們要是能把登州打下,我高興還來不及呢!”又承諾漢部的水師絕不會介入戰場——哪怕清陽港變成一片瓦礫!

對於歐陽適的這種表態,撻懶和宗輔都將信將疑。這時金國內部也有東路軍、西路軍的割據存在,推己及人,漢部內部有不同的派系力量也不奇怪。而山東半島一旦攻陷,不但淮河流域將失去屏障,有利於攻宋,漢部失去了山東也將遭到削弱,甚至楊應麒在漢部內部的地位也將有可能動搖!不過,在沒有歐陽適水師支援的情況下,小小的齊魯丘陵居然拖住了金軍東路軍的主力,淺淺的膠水居然擋住了女真人的馬蹄,這卻是撻懶、宗輔始料未及的。

山東戰事的一再遷延不但讓金軍東路將士喪失了銳氣,連在後方負責後勤的劉彥宗也於病中累死。這場戰爭打到勝利無望的時候,金國內部一種大異於眼前的外交策略開始浮出水面,撻懶向金主吳乞買提出建議,認為一舉滅宋已經難為,不如改變方向,聯合南宋政權向漢部施壓,利用歐陽適和楊應麒的矛盾將漢部攪亂,甚至扶歐陽適上臺。

吳乞買認同了這個建議的部分內容,不過金國與大宋有不共戴天之仇,一時間想聯合只怕不易,而且歐陽適和楊應麒之間的矛盾也未必已激化到歐陽適將取而代之的程度,所以這件事情的可行還值得磋商。再說,由於宗翰正推行強硬政策,吳乞買也不能完全無視宗翰的意見忽然扭轉外交的大方向,因此只許撻懶秘密著手,進行此事。( )

第二三二章 秦檜南行(上)

金國起於蠻荒,文官極缺,所以對遼宋被俘官員常加以優待,以圖馴為徵稅之犬。當初秦檜因為上書勸阻張邦昌登位,希望金人能立趙氏為帝,因此被視為親宋大臣從汴梁抓到金國。過燕京後金人將趙宋君臣分開,或拘押,或起用,或流放,其中秦檜一家被帶到會寧,金主吳乞買聽說了他的氣節頗為讚賞,便將他賜給撻懶任用。

秦檜雖然心懷忠義,但他畢竟年紀較輕,又不如張書夜等有寧折莫屈之烈性,到了北國後逐漸適應。北國生活艱苦,秦檜一個俘虜官員,所得生活費用不多,不但從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