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感到放心,他昨晚沒睡好,早上才眯了一會眼,聽到警訊後又跳了起來,也不派人去請楊應麒了,黑著眼圈就往相府跑,向楊應麒請教退敵之計。誰知道楊應麒卻只是道:“防範宗翰的事情,大哥早就交託給了三哥。這場仗該怎麼打,自有三哥全權負責,我們不必過問。過問得多了,反而會壞事。”
折允武道:“但我們就不用做些什麼麼?”
楊應麒道:“武將前線打仗,文官後方備糧。如今燕京糧草無缺,暫時來說,我想不到我們需要去做什麼。若真有什麼需要,我想三哥會來通知我們的。太子,你不必太過急躁,有些事情,便是急了也沒用。”
但折允武卻不能不急。在他還沒做監國之前,前方打什麼打仗他都能淡然處之,因為當時他身在局外,但現在他擔負著監國的重任,雖然明知道楊應麒說的有理,也知道將戰事交給楊開遠來主持是最好的選擇,但現在他身在局中,要想做到淡然,沒有十幾二十年的修為哪裡能夠?所以從相府中出來以後,他還是召見了負責塘沽城防的安塔海,瞭解塘沽內城外城的防務與兵力。
安塔海坦承:以眼下塘沽的兵力,要維護全城的治安沒問題,但若是大軍兵臨城下,可未必能夠抵擋。折允武聽了更是擔心,安塔海見他這樣,忙勸道:“太子不要太過憂心,塘沽守軍也是整個京畿防務的一部分,都是楊帥統籌安排。楊帥既然這樣佈置,想必是有把握將粘罕攔在外圍,不會讓他的大軍進逼塘沽的。若是有小部的奇襲開到塘沽周圍,我們還是可以應付的。再說,我們軍港裡還停著歐陽元帥的一支艦隊呢,緩急之時也可為援。”
聽說歐陽適還有一支艦隊,折允武不由得精神一振,說道:“不錯,不錯!我們怎麼把四叔忘了!當年塘沽開港以後,一直是由他鎮守。他孤身一人周旋於遼、金、宋三國之間,也沒丟了塘沽,何況現在還有三叔在燕京為援呢!”
安塔海道:“是啊!還有南方曹元帥,他的帥府就設在大名府,離這裡也不遠。萬一塘沽真的被圍,他們也完全趕得及來援救的。”
折允武心想塘沽的西北有楊開遠,西面有曲端,西南則有曹廣弼,可以說塘沽的外圍實有一層非常牢靠的保護網,加上軍港中還有一支艦隊在,想到這裡才稍稍放心。
然而前浪未平,後浪又起,西北警訊傳來不到三天,西南也跟著狼煙直起,徐文來六百里加急:宗弼興兵十五萬,如今已經連破漢軍三道防線,直逼大名府了!
各位大大看完別忘了順手投幾張貴賓推薦票( )
第三一一章 主動被動(下)
塘沽的市民正在經歷一場嚴峻的考驗。這場考驗考的不止是他們的眼光,他們的信念,還在考驗他們的忍耐力以及對漢廷這個新政權的信心。
燕京方面遲遲沒有傳來關於戰爭勝敗的戰報,沒有告捷,也沒有求援,只是像例行公事一樣向中樞告知漢軍偵察到的雲中軍隊動態,看來楊開遠和宗翰之間的相持狀態還在繼續。而南方戰場的變化反而很多。
河北平原一馬平川,雖有黃河作為阻隔,但這條大河對胡馬的限制效果顯然沒有長江那樣明顯。曹廣弼主營所在的大名府更是沒有天險可言,當初曹廣弼選擇這裡作為指揮中心,主要是由於當時漢軍主攻,大名府交通便利,經濟又較為達,對養軍較為有利。但現在進攻的主動權轉移到宗弼手上,大名府就變得讓人難以信賴。正月即將結束的時候,一支大概五百人的騎兵出乎雙方意料地突至南皮。這支騎兵所取得的戰果不但曹廣弼沒料到,連宗弼也沒想到。雖然這支騎兵很快就由於後援不至而撤退,但南皮屬於滄州,和塘南之間可以說是朝夕至!兵火燒到了南皮後,塘沽市民開始對黃河防禦線的安全性產生強烈的懷疑。
其實,黃河沿線的防禦做到現在這樣子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