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髮髻,把皇后的一隻玉簪子摔在地上。總之,光緒跟皇后鬥氣不鬥嘴,有她只當沒她,乾脆把她晾在一邊,他倆至死也沒有感情,甚至還有解不開的怨仇。皇后事實上守了一輩子活寡。作為家庭生活來說,這不能不說是一個悲劇。
當時一塊隨皇后入宮的還有兩位妃子瑾妃和珍妃。她二人是親姐妹,瑾妃相貌一般,性格脆弱;珍妃貌美端莊,性情機敏。
珍妃入宮猶如一塊石子投入一潭死水,珍妃性格活潑熱情,年齡也小,無憂無慮,喜歡打扮,甚至於女扮男裝,經常穿著男人的衣服。她對光緒的同情和體貼,激起了光緒對未來的憧憬和熱情,同時,也引發了他要在政治上擺脫束縛有所作為的慾望。大婚後的數年間,他與珍妃共同度過了一生中較為輕鬆的時光,特別是珍妃與他政治上多有契合,珍妃支援他進行變革、變法。而這一點,是慈禧最不願看到的。
後來,又發生了一件事,使慈禧對她極端厭惡起來。裕寬想謀一個福州將軍的職務,他先託人找李蓮英,想走李蓮英的後門來謀這個缺,李蓮英要價太高,他沒有接受,他由於跟珍妃家裡有一層關係,就託珍妃來辦這個事。結果,被李蓮英察覺到了,就報告給了慈禧太后。慈禧太后知道這個事情,非常生氣。
光緒二十年,十月二十八這天,光緒循例到慈禧太后那兒請安時,慈禧不搭理他,頭不抬,眼不睜,光緒跪了好長時間也不敢起來,也不敢問。最後慈禧甩出一句話來,說你那個珍妃,你不管,我可要管一管了。光緒退出,回到他的宮裡不久,一個太監就來跟他報告,非常慌張地說出事了,珍妃遭到了廷杖。
廷杖儘管明朝常用,但在清朝幾乎沒有用過,有人說慈禧還是實行的褫衣廷杖,就是脫了衣服打板子。這對一個妃子來說,既是肉體上的痛苦,又是精神上的羞辱。這件事正史沒有記載,只說這一天御醫給珍妃看病,珍妃受到驚嚇,渾身肌肉顫動,甚至昏迷不醒,夜裡幾次緊急召太醫到珍妃那兒。從這些記載來看,珍妃可能是真的受到了廷杖。這事傳到光緒那裡,光緒自己是皇帝,卻連自己愛妃的利益、權利都不能保障,他的內心痛苦可想而知。
慈禧對珍妃實行廷杖,可以收到一石五鳥的效果:從光緒這個角度說,是對光緒的警告。你老寵著珍妃,你不聽我的話,我要殺雞給猴看,殺一儆百,藉著珍妃教訓光緒。從皇后的角度來說,是對皇后的心理安慰。珍妃老受寵,你老被冷漠,我懲治珍妃,給你出口氣,給她親侄女出口氣。從珍妃角度說,做的事被慈禧抓住了,就要受到嚴厲的懲罰,以解慈禧多年對珍妃的心頭之恨。從宮女的角度說,皇宮應當是一片淨土,怎麼可以在這裡面貪汙納賄,賣官鬻爵,懲治一個人,教育一大片。誰再敢賣官鬻爵以此為戒。最後從慈禧來說,懲治了珍妃就吐出了一肚子的怨氣,但事情還沒完。慈禧接著又連發兩道木牌,告誡瑾妃、珍妃和其他的人。
第一塊木牌是大意是這樣寫的:“如有不遵家法,在皇帝前干預國政,顛倒是非,從重治罪”。看起來,光緒變法,珍妃可能從側面支援或者鼓勵,可能有這樣一個情況,因為她講到干預國政。
第二個木牌明確指出告誡瑾妃和珍妃的:“平素妝飾衣服,俱按宮內規矩穿戴,並一切使用物件不得違例,如有不遵者,重責不貸。”特別提到瑾妃和珍妃的穿著衣服,看起來珍妃穿男人衣服,女扮男妝,講得很具體了。
之後,慈禧就命人把珍妃打入冷宮,大門反鎖,飲食從門檻底下遞進去。戊戌變法失敗後,慈禧又將珍妃囚禁在鍾粹宮後北三所,並且給她立下一條規矩:今後不許再見皇上。
因此,光緒的一生,在愛情、婚姻和家庭中都充滿著悲劇色彩。光緒無兒無女,身邊沒有子女的家庭歡樂,自己長期過著一種囚徒的生活,沒有任何人跟他來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