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孫悟空道:“不還馬,好!看棍!俺老孫打殺了你,償了我馬兒的性命!”
他兩個又在那山崖下苦鬥。鬥不數個合,小龍實在是抵擋不住,將身一幌,變作一條水蛇兒,鑽又鑽到水中去了。
孫悟空正發怒,劉晨飛了過來。
孫悟空趕緊道:“師伯!怎麼不去護著師父?那龍特別狡猾,要是趁我們不在,吃了師父,那可就糟糕了!”
劉晨笑了笑道:“放心吧悟空!我剛剛掐指一算,這龍不是敵人!”
孫悟空疑惑道:“哦?這是怎麼一回事?那妖龍不是敵人?”
劉晨說道:“這鷹愁澗中自古以來沒有活物,只不過深陡寬闊,水光徹底澄清,鴉鵲不敢飛過,因水太清,照見自己的影子,以為水裡有同群之鳥,往往就飛下去,淹死在水裡,故名鷹愁陡澗;只不過一年前,觀音菩薩因為尋訪取經人,救了一條玉龍,送他在此,教他等候那取經人,不許為非作歹,那龍只是餓了時,上岸來找些吃的;正好吃了我們的馬。”
孫悟空道:“觀音菩薩救的,讓他等候取經人,那不就是和我們一夥的啊!”
“正是!悟空!那龍現在在哪裡啊?”
孫悟空道:“第一次,他還與俺老孫打,盤旋了幾合;後一次,不論俺老孫怎麼叫罵,他也不出來,因此使了一個翻江攪海的法兒,攪混了他澗水,他就攛將上來,還要爭持,不過俺老孫的棍重,他遮架不住,就變做一條水蛇,鑽到水裡,找不著了。”
劉晨御劍飛到澗邊,大叫道:“敖閏龍王玉龍三太子,你出來,取經人在此!”
只見那小白龍翻波跳浪,跳出水來,變作一個人,踏了雲頭,到空中對劉晨抱怨道:“我昨日腹中飢餓,吃了你們的馬匹,那猴子仗著自己有些力量,將我鬥得力怯而回,又罵得我閉門不敢出來,也不提著一個取經字。”
孫悟空道:“你又不曾問我姓甚名誰,我怎麼就說?”
小白龍道:“誰說的!我難道不曾問過你是那裡來的?你嚷道:‘管什麼哪裡不哪裡,只還我馬來!’何曾說出半個唐字!”
劉晨笑了笑對那玉龍道:“這倒是孫悟空有些急躁了,不過不打不相識,我們還是……”
劉晨話還沒說完,天邊飛來一祥雲,觀音菩薩從南海而來。
小白龍趕緊到空中對菩薩禮拜道:“多謝菩薩救命之恩,在此久等,終遇取經人。”
菩薩微微一笑,上前一點小白龍的龍頭,將楊柳枝蘸了點甘露,往他身上拂了一拂,吹口仙氣,叫聲“變!”那龍即變做唐僧原來的馬匹樣貌,又將吩咐道:“你須用心了還業障,功成後,超越凡龍,還你個金身正果。”小白龍口點頭稱諾。
那菩薩香風繞繞,彩霧飄飄,轉身駕雲而去。
這孫悟空揪著那龍馬的頂鬃,來見唐三藏道:“師父,馬有了。”
唐三藏一見大喜道:“徒弟,這馬怎麼比以前還肥盛了些?在何處尋著的?”
孫悟空道:“師父,這不是原來的馬,就像剛才師伯說的那樣,觀音菩薩剛剛來過,把那澗裡龍化作我們的白馬。”唐三藏大驚道:“菩薩何在?待我去拜謝他。”孫悟空道:“菩薩此時應該已到南海。”
唐三藏就撮土焚香,望南禮拜,拜罷,起身與孫悟空收拾前進。
到了澗邊,劉晨對唐僧道:“唐三藏!這白馬乃是玉龍所化,能跋山涉水,若是有大浪,騎馬過河恐怕會被浪打到,可能會落到水裡,不過這澗水無浪,你騎上馬,我們直接從水裡過去就行!”
這馬如風似箭,不覺的就過了鷹愁陡澗,上了西岸。
一走就又走了兩個月的太平之路,相遇的都是些狼蟲虎豹,小妖小怪,無傷大雅。
你挑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