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帝都時,為未事有變故,聽從了沈獨的意見,讓他封地的三萬精兵偽裝成普通百姓,陸續來了帝都,在帝都之個集結,蟄伏待命。如今燕王一聲令下,他們發起突襲,帝都守軍不防,竟是被他們衝入城內營救燕王。

刑部的人遇上燕王的軍隊自然是立刻潰逃,燕地將士在燕王府外高聲迎燕王出府,圍府的百姓都很吃驚,就見燕王府門大開,燕王一身素縞地出來,一臉悲憤填膺地高聲道,“中宮不仁,擅權亂政,南家無道,毒殺太子,實乃天理難容!本王在此立誓,必誅中宮與南家,以血此仇!”

燕王的將士們全都齊聲高呼,“誅滅南家,以血此仇!”

百姓全都議論紛紛,這個燕王自己也是毒殺莫熠的嫌疑人,怎麼如今反而指責是南後和南晏毒殺了太子,他要為太子報仇?

但是燕王的姿態做的太好,憤怒的百姓也是最容易被煽動的,百姓立刻也都跟著燕王的將士們高喊起來,“誅滅南家,以血此仇!”

然後激動地目送著燕王被將士簇擁而去,以為他要去攻打南府和皇宮。燕王不是傻瓜,進城營救他的燕地士兵只有一千人,他頭腦被門擠了才會在這個時候逞一時之勇去攻打南家和皇宮。他擺脫了圍著燕王府的百姓,又在百姓面前先一步定了南後和南家的罪行就已足夠。目前最重要的事情是他要立刻離開京城,與他的大軍匯合,他與南後、南家已經翻臉,以後就是不死不休,一切都可以從長計議,何必急待一時。

【作者題外話】:三更。。。。。。。好餓。。。。。。

☆、第四百七十一章 反咬一口(三)

誰知燕王還沒來得及出城,就遇上得到訊息的南晏急調來的禁軍的圍攻,南晏的兩個兒子,南宇和南建各帶一隊神策軍人馬與營救燕王的燕地士兵在帝都外城發生了一場惡戰。同時,南晏又親自帶著神策軍守著城門,把燕王的其他將士全都堵在城外,不讓他們有機會衝進城營救。

這場惡戰從入夜一直打到天明,南晏命人守城,燕王的精兵一直無法完全攻入城裡將燕王救出城。原本只要南晏守住外城門,封閉內城門,再加派人馬將燕王等人圍殺在外城中即可,可誰知道天快亮的時候,南晏得到訊息,自己的兩個兒子已經再與燕王交戰之中被燕王所殺,所帶的兩隊人馬也潰不成軍。

要知道南家人畢竟享樂多年,好逸惡勞,南宇和南建在領軍作戰上哪裡比得過在燕王秘密練兵多年的燕王。

得知訊息的南晏當年就暈了過去,南晏這一倒下,城門守軍頓時就亂了,竟是被燕地精兵衝進了外城,與護送燕王的將士匯合一處,還好裕王及時帶著玄甲軍趕到相助,否則燕王就要反攻內城直逼皇宮了。

一看裕王的玄甲軍出動,燕王當機立斷下令退出帝都,帶著自己的三萬精兵離去反而攻下了距帝都五百里的葉城據守,葉城位於帝都和燕地之間,燕王同時傳令燕地其它兵馬前來匯合,討伐南家。

而南家和神策軍則是因為這一次燕王的突然發難蒙受了巨大的損失,神策軍損失慘重實力大減不說,南晏的兩個兒子都死在了這次的交鋒中。

南後盛怒,斬了神策軍的指揮使,神策軍拱衛帝都,居然連三萬燕兵集結在帝都附近都沒有察覺,這一次更是敵不過燕王大軍,反而要讓裕王統領的玄甲軍來救,可見平日裡是如何懈怠的。

之後,南後就立即昭告天下宣稱是燕王毒殺的太子,下令朝廷集結軍隊,征討葉軍的燕王叛軍。一時間流言四起,百姓們紛紛疑惑,燕王說是南家人毒殺了太子,南後又宣稱是燕王毒害了太子,到底莫熠是誰害死的,始終沒個定論。

南晏醒過來之後,指天罵地地詛咒燕王,看著被抬回南家的兩個兒子,他悲慟大哭,幾次暈了過去。之後就一病不起,南晏的夫人三年前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