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組織實施的,基本上都是些大中學生組成的,書卷氣很濃,在農村口碑也不錯;所謂新知青就是我父親這批的,當時政府為了把“紅衛兵”這股洪流引向農村這片廣闊吸納地,號召他們上山下鄉,這些人少了書卷氣,多一些好勇鬥狠,和當地人關係很不融洽。像父親這樣整天捧著書本的人少之又少。

父親被外公認識是一個偶然。父親所在的生產隊有戶人家娶媳婦,生產隊裡唯一的文化人隊裡的會計生病在醫院動手術。這家遇到一個頭痛的問題,沒人給他們寫門對(我們當地的風俗)。有人推薦說讓父親試試。

父親一手遒勁的毛筆字技驚四座。

做為大隊書記,全大隊的婚喪嫁娶外公每次必到。站在旁邊的外公不禁對父親多看了幾眼。

當時大隊成立以知青為主的“文化站”,唱樣板戲,逢年過節給農民演出,外公自然就想到了父親。接著大隊又給農民辦夜校,父親就成了夜校的老師。外公每晚都去聽課,還常常讓父親到家給他開小灶,外公很聰明,一年以後就脫盲了。

母親那時剛高中畢業,順便說一聲,那時上高中是不用考的,是由大隊統一推薦。我想母親能上高中和外公不無關係吧?外公也把母親安排在文化站工作。

說實話,當時外公並不準備把母親許給父親,因為父親成份太高!可外婆特別喜歡父親,說這孩子懂禮貌,有教養。。。。。總之哪哪都好,外公是個懼內的人,只好派人提親。

聽說當時父親不同意,這並不是說他不滿意母親。主要因為母親是農村戶口。

這是我認為該聲討的,我不知道為什麼要人為地將戶口分為兩種?難道城裡人就是天生的貴種麼?同樣為國家做貢獻,同樣是納稅人,由於你戶籍不一樣享受的待遇就不同。城裡人可以享受醫保,可以享受失業補助,有養老保險。。。。農民能享受什麼?享受合作醫療?聽說一位農民生病花了1萬5千多元,去報銷時卻因為是門診手術只能報銷15元,工作人員指著白紙黑字理直氣壯地說“住院手術才按一定比例報銷”,我想問:“以後無論大病小病是不是一律住院?”不說了。

父親最終還是同意了,因為那時回城沒有大隊的證明基本上是沒有可能,他是不敢得罪外公的。

後來知青大返城,母親也跟著父親回到城裡。父親被分到電機廠,派出去學習幾次後就升為技術員。升官後的父親開始嫌棄母親,他們天天吵架。

母親是要強的,她咬牙堅持,由於沒有工作,只好在巷口賣香菸,後來又在車站租了個鋪面,主要是賣茶葉蛋。。。。。一點點地積累,憑著自己的精明,後來有了自己的公司。

而父親的單位由於大鍋飯,效率不斷下滑,又不注重新產品的開發,後來就壽終正寢了。失業後的父親也下海經商,屢屢碰壁,還敗了不少錢,看看自己不是經商的這塊料,心高氣傲的父親只好忍氣吞聲地跑到母親公司來上班。

第六章 學車

冷戰以母親低聲下氣的賠禮道歉而宣告結束。

接下來是去駕校學習理論,然後是理論考試,理論透過後的第四天就安排我們上路跑了。我們一車4個人,除我以外都是女生,年齡最大的那位姓徐,我們叫她徐姐,已經成家;另外兩位是張姐和王姐,都才二十出頭。教練是位二十七八歲的小夥子。

教練問我們誰會開車?我和徐姐都會,張姐和王姐則純粹沒摸過方向盤。教練讓徐姐先試試,徐姐看起來有些緊張,第一下就掛到倒擋上,一鬆離合車往後一竄,教練趕緊踩剎車,羞的徐姐滿臉通紅,後來還是教練幫她掛的擋,車子啟動後徐姐開地很穩,教練也很滿意。接下來讓我試,手動擋的車我開過,母親的單位就有一部,我不慌不忙地繫上安全帶,踩離合,掛擋,打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