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人持這種論調,有些電影人也發表類似的言論,甚至把港片衰落的原因歸結到迴歸上來。

由此可見,香江電影圈的保守和排外。

這種現象早已有之,內地電影人很難在香江獲得認可,即便成為國際影星的鞏莉在香江拍片時也被稱為“北姑”。

這是一個含有歧視和貶義的詞彙。

香江已經迴歸五年,內地的經濟高速發展,有香江電影人認識到其中的機遇,更傾向於前往內地謀求出路。

當下的香江社會正處在這種迷茫的階段。

不光是生活上的考量,還有思想上的衝突,是放下架子到內地討生活,還是固守在港島苦苦掙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

林子軒沒打算改變什麼,他這次是為了好夢公司在香江的發展鋪路。

對於報紙上的爭論,他懶得理會,這裡不是他的主場,就讓那些人繼續叫囂,今後有他們後悔的時候。

當然不排除真在香江混不下去了,這幫人或許會換一副嘴臉跑到內地撈錢。

這種二皮臉不在少數,在香江說一套,跑到內地又說一套,內地觀眾如果認不清的話,還把他們當偶像供著。

這正是林子軒制定黑名單的目的,他要認清楚港圈的真面目。

香江金像獎頒獎在即,娛樂媒體關於林子軒的報道不是重點,重點還是圍繞著金像獎的新聞,各種獎項預測紛紛出爐。

其中也有不和諧的聲音,比如對金像獎的炮轟。

和內地一樣,只要是評選類的獎項難免被認為有黑幕,受到操控。

香江導演杜奇峰批評金像獎的評選規則有問題,人情票氾濫,評獎不是看影片的質量,而是看誰的人緣好,誰的資歷高。

金像獎採取的是業內專業人士投票的方式。

提名獎中的最佳影片獎由所有電影從業人員投票選出,其他專業獎項由各電影專業團體分別選出,身兼數職的電影製作人員可利用多重身份投票。

專業評審團的人員由評選事務組推薦及邀請。

包括監製、策劃、製片、導演、編劇、攝影師、動作指導、美術指導、剪接師、演員、電影音樂工作者、錄音師、燈光師及視覺特技效果、影評人、電影教育工作者、電子傳媒工作者、電影發行或宣傳工作者。

看起來非常專業,但香江電影圈很小,幾乎都是熟人,人情票在所難免。

美國的奧斯卡獎存在同樣的問題,決定獎項歸屬的是公關公司的力度,電影的質量倒沒有那麼重要了。

說到底,電影頒獎就是一場秀,認真就輸了。

尤其是圈內人,誰都知道是這個情況,大家只是不說出來,炮轟金像獎沒有意義,這是體制問題,金像獎不會因為遭到炮轟就有所改變。

杜奇峰堅持拍純正的港片,他對香江電影不滿,對金像獎不滿,對合拍片也不滿,就是個電影圈的憤青,有點特立獨行。

另一位香江導演關錦棚認為金像獎越來越商業化,對文藝片的重視不夠。

《少林足球》和《無間道》都是商業大片,拿到十幾項提名,是奪獎大熱門,有很大可能包攬這一屆的金像獎。

相比較而言,文藝片拿獎的機率慘淡,這是一種不正常的現象。

評獎要看影片的藝術性,而不是誰的票房高就讓誰拿獎。

這代表了大部分文藝片導演的想法,關錦棚正是香江著名的文藝片導演,拍攝了多部具有藝術性的影片。

話是這麼說,不過金像獎組委會也很尷尬。

按照聞雋的說法,如今香江電影的世道不好,金像獎主推《少林足球》和《無間道》是為了市場考慮,為了恢復投資人的信心。

這麼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