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難!(二更)(第1/2頁)
章節報錯
“是!”葉燕行燦若星辰般的雙眸看著她高聲應道,“應該讓更多的人讀書識字。大家都明事理就好了。”
“不錯的想法,只是會很慢!”葉三娘澄淨透徹的目光看著他說道,“不錯傻小子,都明事理未必會照著你的設想來。因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眾口難調。而且被民意綁架可不是什麼好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你只會陷在不斷地爭鬥中,蹉跎了歲月。就如黨爭一般,知道對方是對的,但因為站隊,就必須攻堅對方。”
“這樣也不行啊!不是說群策群力嗎?”葉燕行疑惑地看著她說道。
“群策群力,依然需要有一個人來拍板定案呀!可不是讓你扯皮,踢皮球。”葉三娘好笑地看著他說道,“而且既然拍板定案了,就必須上下同心協力,不許推諉,扯後腿。”不緊不慢地又道,“普通人可沒有什麼遠見卓識,他們有的只是眼前的利益。”
“哦!”葉燕行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連里長他不是有事跟鄉親們商量嗎?他們吵吵的跟菜市場似的。”葉三娘眉眼含笑地看著他們說道。
“這倒是,嗓門真大。”葉落行笑著點點頭道,“可要是統一意見了,就會聽連里長的。”
“但是賣棉花這事,連里長就和鄉親們出現分歧了。”葉三娘清冷的目光看著他們說道,“說話不管用了。”
“對喲!”葉落行吧唧、吧唧嘴道,“錢財太誘人了。”
“而且讀書認字也沒那麼容易。”葉三娘輕蹙著眉頭看著他們說道,“不說這字好不好學,筆畫太多。”接著又道,“人為的給你劃分,直接剝奪了你讀書認字的權利。”
“啊!”葉落行嘴巴長成了o型,不可思議地看著她。
“那麼驚訝幹什麼?”葉三娘柳眉輕挑看著他說道,“咱們梳理一下歷史的時間線,讀史書你會發現西周的時候,都是官辦的書院,學生清一色的是王公貴族。而學的內容是禮樂射御書數,與現在還不一樣,特別的複雜、繁瑣。所謂學在官府,官師合一,百姓跟讀天書似的,眼暈。”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我們應該感謝孔聖人,讀書認字不再是官學獨有的,孔子開始提倡有教無類,創辦私學,說每個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分貴賤貧富,文化知識也不是貴族們獨有的權利。也只有這段時期,普通人才能真正學到一些有用的知識,提高一下自己的生存技能。”想了想又道,“當官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在太平歲月。亂世缺乏人才,讀書認字自然備受重用了。那句話怎麼來說:將帥必起於卒伍,宰相必起於州部。”
嚴肅地又道,“無論上層怎麼爭權奪利都無所謂,但是把天下拖入戰亂,那就該死。寧為太平犬,不為亂世人。亂世人命如草芥。”
“這個史書上記載著呢!那不是白紙黑字,不是冰冷的數字,那都是活生生的人。”葉燕行心有慼慼地說道。
葉三娘欣慰地伸手揉揉他的腦袋道,“很可惜,秦朝又將這扇私學的門關上了,恢復官學那一套。”接著又道,“這到了魏晉南北朝,無論察舉制還是九品中正制,它們的核心依然是透過官員來舉薦人才,然後上報給中央。而被推薦的人又是貴族的子孫後代,他們互相選拔對方的子孫當官,留給寒門學子的機會相當少,希望不大。”
“所以才有了科舉制嘛!”葉燕行高興地說道。
“小傻瓜,科舉制也沒那麼容易。”葉三娘黛眉輕挑看著他們說道,“不過它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官學和貴族的壟斷,寒門學子總算可以透過讀書熬出頭了。學而優則仕,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輕笑著出聲道,“哪怕學成文武藝後,還是得貨與帝王家,讀書不再是世家門閥把持著,水潑不進,針扎不透,壟斷已經被打破,這天下不再是一潭死水,普通人也能有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