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他不僅有野心,更是有實力。
在幽雲之戰。十五天破了幽州城;血拼金軍主力,打破金軍主力,聲名遠播。不論是野戰、守城戰、破城戰、水戰等,這位皇帝都是一等一。強悍到了極點。
這樣的皇帝,難纏至極!
耶律大石,可不覺得只是去皇位,送尊號,聯姻,就可以讓宋朝止住步伐。
“還有公主?”謀士說道,“皇上。最為寵幸公主,若是公主為後,倒是可以。即便是局勢崩壞到了極致,我耶律氏也可保全宗廟!”
“只能如此了!”
…………
西夏皇宮中。此時西夏皇帝李乾順也是驚慌不已。
西夏崇宗李乾順,是西夏的第四位皇帝,他即位時僅年3歲半,在位54年,在中國歷史上,他在位時間僅次於趙佗、康熙、乾隆、漢武帝、秦昭襄王和西夏仁宗。
在李乾順即位時,正是宋朝宋哲宗時代。
在孩童時代,李乾順權力被架空著。祖母梁太后與弟乙逋輔政,形成後黨,連年進侵宋邊。乙逋驕矜跋扈,被大首領嵬名阿吳、仁多保忠等殺死。梁太后攜崇宗率大軍五十萬攻宋,破金明寨(今陝西安塞北),獻宋俘於遼。
這下惹惱路宋朝,宋軍沿邊築寨;緊步逼攻,夏兵敗退。西夏卑詞求和,宋朝罷兵。
永安元年(1099);梁太后死,李乾順才得以親政,年十七,謹事遼朝,出兵助平叛遼的拔思母部。又向遼乞婚,想要聯合遼國,遼以宗室女封公主許嫁。宋童貫總領陝西六路大兵攻夏,雙方互有勝敗。
李乾順藉助於遼朝的力量,結束了母黨專權的局面,又依靠遼道宗的扶植親政。因此乾順執政後,在政治上完全依附於遼朝,對宋朝則採取和解政策。永安二年(1099)二月,乾順出兵幫助遼平息了拔思母部的起義。
乾順希望同宋朝講和,宋哲宗不許。在遼朝出面斡旋的情況下,乾順又處死曾為梁太后策劃擾宋邊境的嵬保沒、結訛遇二人,並遣使向宋朝上謝罪表,宋朝才答應與夏議和,恢復“歲賜”。
西夏自元昊建國以來,一直存在著“蕃禮”與“漢禮”之爭,毅宗、惠宗兩朝經過反覆,到乾順時鬥爭更加激烈。乾順對高度發展的儒家文化與漢族文明十分傾慕,他決定在夏大力提倡漢文化,以改變西夏的落後風氣。
永安三年(1101),他借御史中丞薛元禮之口倡導儒學,在薛元禮的上疏中稱:“士人之行,莫大乎孝廉;經國之模,莫重於儒學。昔元魏開基,周齊繼統,無不尊行儒教,崇尚詩書,蓋西北之遺風不可以立教化也”。因此,只有重新提倡漢學,才能改變夏的不良風氣,挽救面臨的危機。乾順採納了薛元禮的建議,下令在原有的“蕃學”之外,特建“國學”,教授漢學。挑選皇親貴族子弟300人,建立“養賢務”,由官府供給廩食,設定教授,進行培養。
乾順親政後,吸取前朝外威專權的歷史教訓,努力削奪母黨勢力。其時梁後親信嵬名阿吳已死,乾順以統軍仁多保忠心懷異志,解除其兵權。另一方面又採取分封皇族以鞏固帝王權力的措施。貞觀三年(1103)九月,乾順封勇武多謀的庶弟察哥為晉王,並讓他掌握兵權。元德二年(1120)十一月,又封宗室景思子仁忠為濮王,仁禮為舒王。仁忠、仁禮兄弟二人通曉蕃、漢文字,又擅長詩文,乾順愛其才,又授仁忠為禮部郎中,仁禮為河南轉運使。封大臣嵬名安惠為梁國正獻王。
宋徽宗繼位後,宋朝起用蔡京為相,開始對西夏用兵。夏貞觀四年(1104)五月,宋陝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