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腹部分爆出一連串的火光,下一瞬,一團碩大的火球在機腹部分炸開,這架零戰隨即斷成了兩截燃燒著朝地面上墜去。

張曉林其實並沒有刻意首先進攻日軍的指揮機,但無論如何,指揮官的死對該支戰鬥機大隊的打擊都是巨大的。恐慌情緒本就在隊伍中瀰漫,丹木這一死,其他鬼子更加慌了。丹木之後,這個戰鬥機大隊的指揮責任自然落到了他的副手村前茨藏大尉身上,然而無論是飛行技巧還是指揮經驗,村前和丹木都沒有可比性。丹木的僚機才喊出“丹木閣下玉碎了”,下一刻,日軍的指揮頻道里便叫囂成一團。有高喊口號要為丹木報仇的,有呼籲求情支援的,還有一些人則打聽著“金雕”的一切……

丹木死之前,日軍雖然處於被動,但畢竟還保持著陣型,而丹木一死,日軍的陣型登時就亂了。這種混亂被張曉林和他手下經驗豐富的學兵航空兵老鳥們捕捉到,他們自然不可能Lang費。於是丹木前腳才死,下一刻學兵軍的凌厲攻勢就來了。除了張曉林依舊執著於用機炮進行進攻,其它十一架金雕悉數用空空導彈對日機進行了攻擊。

金雕作為第一代噴氣式戰鬥機,攻擊手段其實算不上豐富,也就是比一般戰機多了短距空空導彈而已。而受學兵研發所下轄兵工廠生產能力的影響,每一架金雕因此也只能掛載兩枚短距空空導彈,相比較的話也就只比一般戰機多了一種攻擊手段和兩次額外的攻擊機會。而短距空空導彈的命中率並不似它一開始投入進攻時表面得那麼突出。

剛開始發射的三枚空空導彈之所以三中其二,細究原因的話還得感謝丹木。正是因為丹木下令保持嚴密陣型的原因讓日機不敢肆意的逃脫,於是日機在有限的航程內做規避動作,結果反而給了天雷系列的空空導彈發揮的機會。

丹木一死,在村前茨藏還未能建立指揮權威的時候,小鬼子們各自為戰,他們在面臨空空導彈打擊的時候開始亡命飛逃,結果反而正好利用上了天雷系列空空導彈航程較短的缺點。於是在經過一陣令人眼花繚亂的飛行“表演”以後,將近三十架戰機最終只有四架被導彈擊中。其餘的都幸運的逃過了“會追擊的火箭彈”。

學兵航空兵們一上來就肆無忌憚的用導彈攻擊日機,這是因為戰前動員會上薛長空曾經給他們提出這樣的要求,希望他們透過實戰來幫助研發所檢驗天雷系列空空導彈的效能,為他們的改進積累資料。於是在這一**擊過後,十二架金雕便只剩下張曉林駕駛的那架還剩兩枚導彈,其它的只剩下機炮這常規空戰武器了。

二十二枚空空導彈擊落了六架日機,這樣的成績絕對不會令學兵研發所感到滿意,畢竟導彈的製造成本太昂貴了,一枚的造價就快抵得上白鰭豚的一臺引擎了。不過在張曉林看來,空空導彈已經發揮了它的作用。因為在這一輪打擊以後,日機編隊完全被打亂了。而日機陣型一亂也就意味著金雕接下來可以肆無忌憚的發揮它的速度優勢了。

戰事的程序驗證了張曉林的推斷,接下來的戰鬥,日軍雖然依舊擁有絕對數量優勢,如果他們組織得好的話,完全可以兩架挑一架,但是結果卻是一面倒。當然,這和村前的指揮水平低劣也有一定的關係。他自始至終都沒能回覆秩序,結果就給了張曉林他們圍獵的機會。等到日軍飛行第23師團從揚州起飛的又一個戰鬥機大隊趕到戰場的時候,三十六架日機已經只剩下十一架,而學兵軍一方不過只損失了三架金雕而已。三架戰損的金雕,一架是遭到了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