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向大叫。
棒槌鳥,是棒槌鳥,肯定沒錯的。聽到鳥叫聲,林琿很興奮。要說林琿為什麼這麼興奮呢?難道那鳥有什麼不凡的地方?這的確不是一般的鳥,按當地人的說法,這鳥叫做棒槌鳥。
東北人自古以來就有挖參的習俗,進山挖參叫做放山或者是趕山。人參俗名叫做“棒槌”,所以挖人參也叫做“挖棒槌”。
而棒槌鳥則是隨人參應運而生的一種喜食人參果實,並且受放山人崇敬的鳥。俗話說,哪裡有棒槌鳥的鳴叫,哪裡就能挖到人參。
棒槌鳥有兩種,一種稱之為“王乾哥”,長約20多公分,淡黃泛綠色的胸脯,脊背呈灰色,鳴叫時多棲息在樹的頂端,發出清脆的“王乾哥”的鳴叫聲。
另一種棒槌鳥叫做“麗姑”,比烏鴉小,頭部呈黑色,腹部灰白,羽翼間雜有白色,叫時發出“麗姑,麗姑”的鳴叫聲比較低沉的聲音。
這兩種鳥都喜食人參的果實,而人參的繁殖在很大程度上也有它們的功勞。因為他們食完果實以後,人參的種籽會隨著它們的糞便排在山林的各處。遇到適合的環境,這些人參籽便會生根發芽,成長為一株新參。
棒槌鳥以人參籽為食,每當棒槌(人參)籽紅了的時候,就互相呼喚著“汪剛哥、麗姑”,人們都管它們叫棒槌鳥。是採挖人參的嚮導,哪有人參哪有這種鳥。有首民謠:要想挖參寶,得找棒槌鳥!可以說,有棒槌鳥的地方就一定棒槌。
關於棒槌鳥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很早以前,有個滿族小夥子叫汪剛,他和未婚妻麗姑在絕壁上發現一棵八品葉大棒槌,就年年把棒槌籽採下來,為鄉親們種棒槌。他們就是再窮,也捨不得挖那棵大棒槌。
這事兒傳到了既貪財又好色的額真老爺那裡。他設了一條毒計,說是給皇家進貢,硬逼汪剛去挖大棒槌。
在舊時帝王時代,官大一級壓死人,何況是給皇家進貢?可是那棵鄉親們賴以為生的大棒槌又萬萬不能挖。汪剛告別麗姑,在山裡甩開額真派來跟蹤的狗腿子,攀上絕壁,採下棒槌籽種到山上,又挖了一棵園子貨,帶著下山。
額真帶著人用箭射死汪剛,一面派人用汪剛挖的棒槌上京進貢,一面領人去搶麗姑。麗姑自知難逃此劫,便爬上砬子,喊了一聲“汪剛哥!”就跳了下去。忽然,砬子下騰起一片紅光,從紅光裡一先一後飛出兩隻美麗的小鳥,先飛的叫一聲“汪剛哥”,後邊的就叫一聲“麗姑”,一直向以前汪剛種棒槌的地方飛去。
再說那個額真老爺,因為進貢的不是真正的老山參,被判了欺君之罪,滿門抄斬了。從那以後,每當棒槌籽兒紅了的時候,那種美麗的小鳥就飛來了,互相呼喚著“汪剛哥,麗姑”,用尖尖的小嘴,叼起紅瑩瑩的棒槌籽,種到山上。
鄉親們都說,它們就是汪剛和麗姑變的,有了它們,山上的棒槌才會永遠挖不完。因為它們是專門種棒槌的,在它們叫的地方又往往有棒槌,所以就把它們叫做棒槌鳥。
可以說,棒槌鳥出沒的地方就一定有老山參的存在。不過,也不想傳說中的那樣,只是古時人民的美好寄託罷了。
想到這附近有人參的存在,林琿興奮得不得了,趕忙循著棒槌鳥叫聲傳來的方向走去,漸漸的叫聲越來越清晰。很快便在不遠處的一棵大松樹上發現了棒槌鳥的身影,站在樹上不停地發出“王乾哥,王乾哥”的鳴叫聲。
隨著叫聲的響起,從林子裡有飛出好幾只棒槌鳥來,也發出“王乾哥,麗姑”的鳴叫聲,好像在相互呼應。
看到一下子出現這麼多棒槌鳥,林琿猜想這周圍的應該有很多的人,這讓他更加的高興,本來想今天能夠找到一棵棒槌就算不錯了,沒想到運氣爆棚,似乎是發現棒槌窩了。沒有驚動這些鳥,只是靜靜的站在一旁,打算一會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