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顏良眉頭微微一動,心中隱約已猜到了七八分。
“說下去。”顏良擺手道。
賈詡抬手遙指北面,緩緩道:“今劉備雖得幽州,但卻有遼東孫公康地處極東,難以平定。公孫康與劉備接壤,必然對其心有忌憚,暗中將劉備視為敵人,既是如此,那大王何不將其引為己用。”
顏良微微點頭,賈詡的計策,與他心中所想已基本相符。
“公孫康雖對劉備構不成多大威脅,但畢竟也能牽制一部分劉備的兵力。且遼東兵少而馬多,我楚國兵多而馬少,大王便可從海路往遼東大批購買戰馬,如此,所得戰馬雖不及劉備和曹操,但想來也能極大的增強騎兵。而我軍又有元戎連弩和弩車等利器,再輔以相當數量的騎兵,相信必可剋制曹劉兩家的騎兵。”
賈詡洋洋灑灑一番話,道出了他所謂“遠交近攻”的計策。
此計一出,殿中是一片的熱鬧,眾謀士們盡皆驚喜,紛紛的附合賈詡之計。
顏良的嘴角,亦掠起了一絲冷笑。
賈詡之計,正合他心意。
他依稀記得,曾經的歷史中,孫權就曾試圖結連公孫康的兒子公孫淵,從遼東購買良馬。
只可惜,那個時候,魏強而吳蜀弱已成定局,公孫淵忌於魏國之勢,再加上其人反覆無信,使得孫權的構想落空。
顏良不得不承認,孫權這小子雖然討人厭。但他的很多想法卻是很有開創性的,比如發兵去取夷州,再比如去遼東買馬。
幾番權衡。顏良決意遂定。
“文和之計甚妙,孤已決定結連公孫康,從遼東購取良馬,但不知諸位愛卿,誰原為本王出使一趟遼東。”顏良掃視階下群臣,欣然問道。
話音方落,卻見伊籍旋即出列。拱手道:“臣願出使遼東,為大王結連公孫康。”
伊籍頗有外交經驗,以他出使遼東。實是最佳不過的人選。
顏良大為欣喜,當即將伊籍讚許了一番,又交待了一番結連公孫康的底線與方略。
到最後,顏良忽又想起一件事。便又道:“細作不是曾報說。袁譚和袁熙兩兄弟,逃奔到遼東,投奔了公孫康,機伯此番出使,若是能將這二袁給本王帶回來,亦是功勞一件。”
伊籍不知顏良要袁氏兄弟有何用,卻也不敢多問,當即應命。
二袁。當年名符其實的高富帥出身,如今卻落得如喪家犬一般。顏良當然想欣賞一下,出身高貴的袁氏兄弟,拜倒在自己腳下會是什麼樣子。
何況,顏良的銅雀臺中,還藏著一位絕世美人,顏良之所以多年以來,一直忍著沒有動她,就是要讓她屈服到心服口服。
計議已定,幾天之後,伊籍遂率領著二十餘艘海船,近兩千名水手,由應天而發,先沿江東下,再折往北上,由海路前往遼東。
顏良雖有海船,但由江東往遼東,畢竟有數千裡之遙,就算一路順風,來回也得一兩個月,顏良的北伐戰略,自不能全寄託在結連公孫康上面。
故是,在伊籍的使團出發之後,顏良就繼續緊鑼密鼓的進行著北伐的準備事宜。
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大批大批的糧草,率先由水路開始運往北方。
諸路兵馬也開始修補兵器,準備輜重,只等春水大漲,北方諸條河流水勢上漲之際,隨著顏良一聲號令,就可以由水路北上中原。
楚國境內的諸般動向,自也瞞不過曹劉二人,散佈於江南的細作。
當伊籍的船隊,由應天出發後未久,細作的情報,便送到了數千裡外的鄴城。
……
燕王宮,已是日上三竿,寢宮之內,燕王劉備尚在高臥不起。
大殿之中,諸葛亮來回踱步,手中羽扇也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