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就連自己的生養死葬都要受別人的管束。實際上,整個人類社會的主體是芸芸眾生,君王、貴族和官吏們都是百姓所養活的。這不是太不公平了嗎?赫胥黎說得好:天賦人權。人民自身的權利以及他們管理社會的權利,是上天賦予的,誰也不能剝奪。”

楊度發現孫中山的兩眼裡射出火一般的光芒,彷彿對幾千年來中國社會這個極不平等的現象釋出宣戰書。“他是一個天才的統帥。”楊度在心裡默默地想著。

“那麼,請問民生主義呢?”

孫中山兩隻手鬆下來,重新平放在矮几上,語氣也變得和緩了些:“我以為,一切政黨,一切政府,最大最終的目標,就是要為百姓謀福利,讓人民的生活過得幸福。我們今後所建立的民主共和國,一旦政權穩定下來,就要全力為中國老百姓的衣食住行而奮鬥。政府要與人民協力共謀農業之發展以足民食,共謀織品之發展以裕民衣,建築各式屋舍以樂民居,修建道路運河以利民行。”

“好,先生說得甚好!”楊度聽得入迷,不覺以手輕擊矮几讚歎。

紙門被輕輕推開,女侍者跪在門外,以柔軟悅耳的語調說:“請問先生,要不要午飯?”

二人這時才發覺已是正午時分了。楊度看孫中山面前,不僅未動一顆瓜子,就連茶水都沒有喝一口,正襟危坐,侃侃而談三個小時,不倦不渴,神采飛揚。

“他是一位卓越的演說家!”楊度又在心裡稱讚起來。他吩咐侍者上兩碗大米飯,兩個麵包,一份魚,一份牛排,一份蔬菜,兩杯威士忌,再加一份羅宋湯:中西結合。

吃完飯後,孫中山建議去街頭走走。半個小時後,兩個中國流亡政治家再次進入這個單間,將他們對未來中國的規劃設想繼續談下去。

楊度說:“上午先生暢談了三民主義,使我大長見識,下午我想再請先生講講五權憲法。”

“行。”被楊度心許的天才統帥、卓越演說家非常樂意宣傳自己宏偉的建國構想。“五權憲法是在吸取歐美國家的成功經驗和我們中國歷史上長期實行的有效制度的基礎上制定的。歐美各國普遍採取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的辦法來處理國事,使權力有一個制約的機制,不至於出現專制集權的現象,的確是非常成功的經驗。在我們中國,長期以來存在著或叫御史臺或叫都察院的監察機構以及紀律嚴明的科舉考試製度,對國家政治起了重要的作用。因此,今後我們應當採取行政、立法、司法、監察、考試五權分立的制度,以確保國家政治的健康清明,這就叫五權憲法。”

楊度潛心各國憲政多時,對歐美的三權分立的政治制度讚賞備至,但他沒有想到要以中國的長處來彌補西方的短處。孫中山增設監察、考試兩權,對中國而言是一個繼承,對西方而言是一個創造。

“他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楊度又給大革命家上了一道徽號。

“不過,五權憲法的實施要經過一個過程。”孫中山對自己的建國方略加以補充說明,“我以為,中國建設的程式要分為三期。一曰軍政時期。這個時期,一切制度悉隸于軍政府之下,政府一面用兵力掃除國內之障礙,一面宣傳主義,以開化全國的人心而促進國家的統一。二曰訓政時期。凡一省完全底定之日,則為訓政開始之時而軍政停止之日。在訓政時期,政府當派曾經訓練考試合格人員到各省協助人民籌備自治。人口調查清楚,土地測量完竣,警衛辦理妥善,道路修築成功,選出奉行革命之主義者為縣官,選出議員制定出本縣憲法,這樣的縣就成為完全自治的縣。三曰憲政時期。凡一省全數之縣皆達完全自治之縣,則此省可實行憲政時期。在憲政開始時期,中央政府當完成設立五院,以試行五憲之治,即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監察院、考試院。”

這是一個完整的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