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不易且不說;這新縣由誰去治理?”
環視眾人一眼;發現人人都如王泠然一般大為煩惱;杜士儀便笑吟吟地說道:“雲中縣的屬官;不是已經定下來了;聽說正往雲州上任?如今雲中縣可以由雲州都督府暫時兼管;讓這些人去懷仁縣就任;豈不是正好?”
讓朝廷分派給雲中縣的屬官;去甚至還沒個準數的懷仁縣上任?虧你杜長史還真是想得出來
從上至下;每一個人心裡都縈繞著同一個念頭。可是;見杜士儀篤定自在的樣子;誰都不會懷疑杜士儀敢不敢這麼做;或者於脆在和他們商量之前;已經上書長安提請此事了。尤其是宋乃望張再水這兩個還一度自矜進士尊貴的;此時此刻忍不住替那些還未到雲州來上任的傢伙默哀。
雲中縣好歹已經有個樣子了;可懷仁縣…那裡現如今可還是一片荒野
長安興慶宮大同殿;李隆基正在饒有興致地端詳著手中那把邏沙檀琵琶;突然興之所至撥絃演奏了起來。他年少就喜愛音律;此時此刻或撥或揉或掃;一曲清平樂演奏得讓人悠然神往;曲終之際;侍立一旁的高力士立刻叫了一聲好:“大家善羯鼓;未料這琵琶竟也是造詣精湛。”
“許久不彈;手早已生了;你也不必逗朕開心。不過;不愧是千金難買的寶物;若是配上司馬道兄的道曲;那就更完美了。”李隆基欣然放下了琵琶;突然側頭問道;“對了;去襄陽中條山訪求那張果的人出發了沒有?”
“已經出發了。”高力士在心裡暗自腹誹杜士儀膽大包天;竟敢把天子的注意力四兩撥千斤地轉向襄陽。不過;他和杜士儀好歹也算是有些交情;這會兒便含笑說道;“說起來;近日之內;司馬宗主和二位貴主也該返回長安了。
“他們倒是還知道回來。”李隆基沒好氣地冷哼一聲;但終究還是問了一句;“杜君禮近日可還有奏摺嗎?他竟是不厭其煩;三日一折五日一奏;就連那些京官也不如他勤快不過;見他陳述;雲州境況便彷彿躍然紙上;讓朕一目瞭然。”
那是因為陛下你願意看他的奏疏;否則若是換成別人;你早就不耐煩了
高力士心裡這麼想;嘴上自不會如此說;當下就小心翼翼地說道:“奴婢去過尚書省;聽說;杜長史又上了一道讓吏部驚愕不已的奏摺。因為徙居雲州的百姓實在是太多;他恐雲中縣到時候不堪重負;所以奏請在馬邑到雲中縣的官道上另設一縣;名曰懷仁;以便接納徙居的百姓。還說……如果官員暫時調派不出;不如讓原本要到雲中縣上任的那些官員;先到懷仁上任。”
“這個膽大包天的傢伙”李隆基頓時給氣樂了。然而;吩咐高力士去尚書省取來杜士儀的奏摺;又找來地圖細細看過之後;心中一斟酌;竟越看越覺得杜士儀這建議著實是妙極;立時便拍案決定了下來;“雲州既要和突厥以及奚族互市;只得一縣;確實不足以自給自足;便依他所言;設懷仁縣。那些到雲中縣上任的人應該還未到雲州吧?直接改任懷仁;讓吏部改一改告身任命;六百里加急給他們送過去。”
竟然就這麼準了
第一卷當時年少青衫薄 第五百九十六章 無地之縣,一窮二白
相比荊楚嶺南;河東道太原府以北的朔州嵐州代州等州;無論本身是屬於哪一等的州;在官員選派方面;都可以算得上是京畿道都畿道之外;第三等的選擇。當然;這並不包括剛剛復置一年的雲州。即便這一年之中;雲州出盡了風頭;天子屢次褒獎;仍然掩蓋不了雲州軍多於民;廢置多年的事實。
有出身的官員不比那些逐利的商人;他們既然沒有和杜士儀同甘共苦一起草創基業的情分;如今過去不過是當牛做馬地被人使喚;自不會奢望很快升官顯達。於是;和之前那些到雲州都督府上任的屬官一樣;被選為雲中令的韓不為自從知道這個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