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正統的位置。
這話說言下之意,便是在說劉備乃是漢朝社稷的正統,除了長安的劉協之外,只有劉備才有成為大漢天子。
嘴上這般慷慨,諸葛亮的私下之意,卻苦於無法道出。
徐州乃至中原,乃是他諸葛亮這些北渡士人的根基,諸葛亮的內心中,一直希望有朝一日,能助劉備重新奪回徐州,如此一來,他諸葛亮在劉備麾下,才更有發言權。
倘若今劉備用趙雲之計,棄了河南諸城,就等於完全的陷入了據河自守的境地,他日再想突破黃河南下,便是萬難。
如此,則收復徐州的希望,也將極為渺茫。
便是因此,無論出於冠冕堂皇的大義,還是私人利益,諸葛亮都非得站出來勸阻不可。
什麼大漢正統,什麼天下人心,諸葛亮幾頂大帽子一扣,劉備頓時便情緒激盪,自覺自己的形象,一下子就高大了起來。
諸葛亮到底是會拿捏人心,把劉備的心思摸得透徹。
劉備負手於後,踱於堂中,眉頭深思。
半晌後,劉備點頭道:“軍師所言極是,子龍所言,實在淺薄之見也,中原斷不可棄。”
一句淺薄之見,直把趙雲聽得心中一寒,劍眉也微微而凝。
心中雖有不悅,但趙雲卻隱忍不發,拱手道:“誠如是,若不棄守中原,又當如何自守?”
諸葛亮卻搖著羽扇,淡淡道:“自所謂水來土淹,我大燕正義之士,豈懼顏良殘暴之兵,顏賊若是敢犯我南岸諸城,我大燕軍民,自當齊心協心,拼死抵禦。”
此番話雖然慷慨激昂,但卻有些空洞,並無實際的禦敵之策。
諸葛亮也辦法,這個時候他也拿不出什麼好主意,只能用漂亮的口號來振作劉備的精神。
果然,劉備的熱血跟著就沸騰了起來,毅然道:“本王心意已決,南岸必當死守,本王絕不會把中原黎民百姓,拱手葬送於顏良的虎口!”
怒吼之下,群臣激憤,就連諸葛亮也揮舞著手聽羽扇,附合著劉備的豪言壯語。
趙雲卻只能暗暗嘆息,默默無言。
……
虎牢關。
從洛陽徵集的民夫,已經擔土抬石,在廢墟上重新修築大火重創的虎牢關。
攻陷虎牢未久,顏良在關城象徵性的逗留了幾天,便歸往了洛陽。
是日,顏良在洛陽王宮召集眾文武,向他們宣佈了一個重大的決定。
從即日起,顏良將把大楚國的王都,從江東的應天,正式遷往洛陽城。
這個突然性的決定一宣佈,大殿中一片驚臆,眾文武們竟是無人料到,顏良會有此重大決定。
“大王,洛陽雖乃漢廷故都,但眼下卻位於我大楚北境,曹劉二敵三面虎視,以洛陽為都,似乎有些不太安穩。”龐統當即表示了擔憂。
眾文武們紛紛附合,皆認為遷都洛陽,有些冒險了。
自古以來,都城之所在,往往擇處安之地,洛陽眼下卻直面敵人,尤其是北面,隔著一道黃河就是劉備的地盤。
這樣一個地理位置,光從地圖上來看,就給人一種不安全感。
顏良卻不屑一哼,反問道:“洛陽三面環敵又如何,我大楚雄兵數十萬,難道爾等沒有信心保得洛陽之安嗎?”
一句反問,把眾文武們都給逼了回去。
大堂中,眾人一時不知如何以勸。
這時,顏良卻高聲道:“本王知道你們的心意,但本王遷都洛陽,就是要告訴天下人,本王非乃偏安之君。洛陽地處天下之中,正是用兵之地,本王遷都洛陽,就是要把洛陽變成本王西滅曹操,北掃劉備,全取天下的前進基石,爾等明白嗎。”
這一番話後,眾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