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第九十三章 三教九流
儒家學派在兩漢時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壯大,它與道家的思想一樣,得到了皇權的支援與認可,慢慢滲透融合到華夏民族的血液之中,成為一種與生俱來的信仰。
自三國開始,整個中原大陸便烽煙四起,戰禍不斷。長命的司馬懿熬死了曹操,劉備和孫權,竊取了魏國江山,統一了天下,這理應說是百姓的福音。但司馬家族天生人品卑劣無恥,他們殘暴荒yin的統治,使得國家並不多麼穩定。
西晉末年,可怕的“八王之亂”爆發了。為了爭奪權利的巔峰,司馬氏皇族成員爭相開始攻伐殘殺,將原本正逐漸穩定下來的中原大陸和廣大黎民百姓再次捲入戰火之中。
就在司馬氏的眾位王爺們打得不可開膠,兩敗俱傷時,北方的遊牧民族大舉南侵。
漢民族因為佔據了黃河流域,擁有得天獨厚的發展條件,因此中原百姓比之生在苦寒之地,逐草而居的少數族來說要殷實穩定得多,而且也擁有非常豐富而先進的文化。
趨吉避凶乃是動物的本能,更何況是萬物靈長的人類。沒有人願意忍受飢寒交迫,而不渴望安居樂業。正因如此,一種叫做羨慕嫉妒恨的東西產生了。在野心家的可以利用和挑撥下,戰爭爆發了,無所謂正義對錯與否,只是爭奪生存資源與空間的戰爭,在漢民族與北方少數族之間爆發。
雖然說,在兩晉之前,漢民族和少數族之間的關係不和睦,也是有仇恨的,但遠沒有多麼激烈。畢竟,中原大地還是地廣人稀,劃一片土地給那些渴望安定的少數族來說並不是難事。漢武帝打垮了匈奴後,一些懷柔政策對於緩和****是非常有幫助的,三國時曹操統一北方,對北方的少數族也一直很好。
但司馬家族的統治者,不只因為什麼,也許是屁股被豬拱了,他們對於少數族只是一味地欺壓剝削,迫使他們不得不回到草原,愈發仇視起漢民族來。
當西晉爆發“八王之亂”,國力衰頹,民心動盪之時,北方的遊牧民族大舉南侵,勢如破竹地便將西晉瓦解,使其不得不龜縮在長江以南,在當地大貴族王家(王羲之家)的支援下才建立起東晉王朝。北方遊牧民族以匈奴、鮮卑、羯、羌、氐聯盟乘西晉王朝空虛之際的南侵行為,史稱“五胡亂華”。
五胡亂華對於漢民族來說是極其屈辱的,中原最為富貴之地為蠻夷佔領,而曾今最為高貴的漢民族卻淪為了最下等的奴隸。最為可怕的是,漢文化因此受到了極大的打擊,甚至停滯不前。
如果僅將五胡亂華的錯誤歸結在南侵的胡人身上,這顯然是不公平的。渴望生活得更好是人類最本質的追求,也是人類之所以發展壯大,成為世界之主的原因。
民族融合是歷史發展的趨勢,曹魏政權時,漢民族與少數族正處於彼此接觸,緩慢融合的階段。但司馬氏昏聵殘暴的政治策略卻使得****進一步激化,最終引發了差點使漢民族淪喪的五胡亂華。
五胡亂華大概持續了一百年,直到鮮卑建立北魏始才算是告一段落。
若要真正征服一個民族,僅僅是依靠武力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先進的文化。
生長在蠻荒之地的少數族在文化方面比之漢民族來說差的不是一星半點,他們在漢民族眼中無疑便成了蠻夷。驕傲的漢民族怎會允許眼中粗鄙之人在頭上作威作福,衝突自然而然發生了。
少數族的統治者,因為生長環境與教育的因素,天生就帶有一股子剽悍與野蠻勁,他們妄想用統治管理草原部落那種落後的方式來統治富饒的中原,這樣只會愈發激起漢民族的反抗,簡直就是大錯特錯。在面對叛亂之時,他們想到的唯一辦法便是血腥的鎮壓與殘酷的殺戮,使得****愈發地加深,幾乎再沒有緩和的餘地。
歷史上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