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他們坐在昆明湖邊喝著茶,嗑著瓜子,談笑風生的。只有我一個小孩,百無聊賴地把下巴擱在桌子上吃著零食。有一個阿姨見我的樣子怪怪的,可能很有趣,於是笑著叫大家看我。當大家都看著我笑的時候,我“哇”的一聲哭了。

爸爸喜歡給我們拍照。讓我們擺出各種姿勢,有騎小三輪車的、挎玩具步槍的和戴空軍軍帽的,他在按快門之前總是叫我們:“樂一個!”我們家有些相片還是照相館師傅手工上色的,給我們留下了珍貴的記憶。

青梅竹馬海棠院

1952年,我們家搬到了王大人衚衕1號的海棠院。

北新橋王大人衚衕1號,也稱“僑委大院”,是僑委會的辦公所在地。僑委的大部分幹部的宿舍也在這裡。大門坐北朝南,進門左邊是一座四層的辦公樓,右邊是一座大禮堂。辦公樓的背後是一個大花園,前邊是各種花圃,旁邊種著夾竹桃,還有丁香花樹。花園裡有羽毛球場,它的北邊是種花的玻璃暖房,路邊是針松的樹牆。花房後面是一片小柏樹林,再往北是籃球場和單雙槓、沙坑等運動設施,籃球場北邊是一棟四層的宿舍樓。

⒊ 北京僑委大院的日子(2)

解放初,僑委的幹部大部分是來自馬來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以及泰國、緬甸和越南等地的歸國華僑。當年,他們都很年輕,每天下班以後,籃球場和羽毛球場上都是熱火朝天的。在籃球場上,有一個叔叔穿著一件黑色的背心,前胸和背後都印著一隻躍起的白貓。他告訴我,他原先是泰國黑貓俱樂部的主力隊員。羽毛球場上,有全國冠軍侯家昌的兩個哥哥“大侯”和“二侯”,他們的水平都是國家級的。每天傍晚,球場上可熱鬧了。到了冬天,花園的花都謝了,於是機關幹部們就潑上水,凍成冰,成了溜冰場。大院的大人小孩都愛滑冰。每逢假日,大禮堂都舉行舞會,舞會上的燈光很暗。我爸說,僑委的晚會上,我媽的獨唱已經是“保留節目”了。我媽會唱延安時期的所有歌曲,還有許多蘇聯的歌。我至今一聽到那些老歌兒仍覺得特別親切。

僑委大院的東邊是從南到北一連三個四合院。最南面的叫做“假山院”,因為院子前面有假山、太湖石和竹林。假山院的北邊是海棠院,從門樓走進去,是小卵石砌成花紋的甬道,甬道把院子分成四塊,每一塊都種著一棵海棠樹,樹下有淺淺的小草,其中有三棵海棠樹可能已經有百年樹齡了,樹冠把這佔地約有一畝的院子的大部分都遮住了。春天開花時,整個院裡都是花香,樹上掛滿一簇簇的粉紅色、粉白色的花團。我們小孩子最喜歡爬上樹幹玩,常把那些花瓣震下來,像下雪一樣。甬道旁還有一排碗口粗的白楊樹,風一吹,樹葉嘩啦嘩啦響。每年暑假的時候,睡午覺醒來,我們家的老保姆——我們叫她奶奶,她是老北京人——就端來海棠果煮的糖水給我們喝。

海棠院住了10戶人家。我家住三間大北房,門口有高臺階和石獅子。左右兩排廂房住了大概有六七家。院子裡比我大的孩子只有吳濟生叔叔家的老大吳超明,他很愛玩也很會玩。他喜歡養鴿子,經常帶著我們爬上房頂放鴿子,拿一個旗杆,扯上紅布招鴿子。我記得有一次他還買到一對棕色的跟斗鴿,是很名貴的品種,它們會在空中翻跟斗。他還買來各種各樣的鴿子哨戴在鴿子的尾巴上,鴿群飛起來,整個僑委大院的上空都縈繞著鴿哨聲。他還帶我們捉蛐蛐、鬥蛐蛐。

這三個四合院裡有三個和我一樣大的女孩子,一個叫吳君慈,一個叫李可克,還有一個叫朱海燕。我們經常一起玩跳房子、丟沙包、揣拐。男孩女孩兩小無猜,每年的寒假和暑假,我們都玩在一起。後來上小學三年級,有一次去跟吳君慈借冰鞋滑冰,她見了我居然臉紅害羞了,在學校裡男女的界限還是很分明的。從此,我們長大了。

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