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吸引了。
就這樣,透過李承乾,東宮開始流傳蘇氏三國,和東宮有來往的皇室也開始接觸到了蘇氏三國;透過孔穎達的影響,孔家開始流傳蘇氏三國,這還是孔穎達主動向皇帝提出的請求,孔家和很多文人都有往來,於是乎讓孔穎達著迷至此的蘇氏三國也勾起了他們的興趣,文人們也開始閱讀蘇氏三國,他們大多數都被序言的那首《臨江仙》所吸引,就此一發不可收拾。
文人有文人的夥伴,一傳十,十傳百,蘇氏三國的故事在文人圈子裡面引起了一陣轟動,皇室的影響力也很大,透過東宮的關係,很多大臣也開始接觸到了這本讓那個皇帝皇后太子日日夜夜翹首以盼後續的蘇氏三國,爭相傳抄裡面的章節和故事,然後到處宣揚自己和皇帝皇后太子接軌了,也在不經意間,為蘇氏三國做了宣傳,當然,就此沉迷於三國故事的人,也絕非少數。
相對與文人而言,武將圈子對於蘇氏三國的誕生那可就是狂熱追捧了,蘇寧最開始寫戰爭場合的時候不太敢下筆,怕弄出什麼笑話惹人非議,所以就拿了很多專業的問題請教李靖,李靖很奇怪,但是還是一一作了解答,然後出於好奇,李靖詢問蘇寧這樣做是為了什麼,蘇寧給出的答案就是蘇氏三國的手稿。
李靖彷彿又回到了年輕的時候,那金戈鐵馬的時代,然後一個人太孤單,又拉著牛進達一起回到那金戈鐵馬的時代,牛進達覺得兩個人不夠,又拉著幾個武瘋子一起回味青春,一傳十,十傳百,武將的嘴巴有些時候比文人更加厲害,比如某咬金,一張大嘴巴在長安東門嚎一嗓子長安西門都能聽得清清楚楚。
相對於部分文人喜愛這種故事和情節以及內涵的深意,武將們則單純得多,他們只是單純的喜歡各種各樣的戰爭場合,各路英雄豪傑粉墨登場,絕世武將酣暢淋漓的大戰,據說看完了虎牢關下三英戰呂布的章節之後,一群武瘋子忍不住了。披甲上馬就要決鬥,還爭著吵著要做呂布,嚷嚷著我要打三個,把軍事大學給弄得雞飛狗跳,學生們好奇啊,就來問個緣由,於是乎,蘇氏三國的故事也就在軍事大學以生化病毒的速度傳播著……
這是一本戰爭小說,所以武將喜歡這本小說也就是毫無意外的,為了滿足武將的需求。李二陛下下令印刷局連夜刻印五十本出到了五十回的蘇氏三國送到軍校和參謀總部以平息武將們的熱血。然後派人敦促蘇寧,儘快把這個故事寫完,然後下令今後每一次新的章節出完之後都要立刻刻印,送到軍事大學和參謀總部。還有孔穎達府上和東宮。
蘇氏三國在大唐的統治階級裡面引發了軒然大波。對於上層大人物們的趣事。底層老百姓們顯然是喜聞樂見的,更喜歡強勢圍觀,於是從味仙居里面開始。蘇氏三國的故事開始往長安市井流傳,什麼桃園三結義啊三英戰呂布啊青梅煮酒論英雄啊之類的經典故事以可怕的速度在長安傳播開來。
當有一天蘇小妹從外面遊玩回來無意間和蘇寧說起了好多人都在談論什麼劉備曹操之類的,蘇寧才愕然發現,自己原本只是給李二陛下還有長孫皇后預覽的蘇氏三國,已經是盜版如洪水一般氾濫了……
軍事大學,參謀部,弘文館,朝堂,皇宮,長安市井,幾乎每時每刻都能聽到關於三國故事的議論和講述,軍事大學如今課餘最大的娛樂休閒就是三五成群跑到大操場上聽那些看過三國故事的老將軍們神侃東漢末年分三國的經典,以某咬金打頭,一批老不要臉的一邊吹噓自己一邊講述三國的故事,講得那叫一個繪聲繪色,讓學生們聽得如痴如醉,恨不得抱著三國就猛看,不過很可惜,聽說老將軍們有三國的印刷本,但是那是限量版,都捨不得拿出來的……
桃園結義,十八路諸侯聯合討董,虎牢關之戰,三英戰呂布,每每都讓軍校學生們熱血沸騰,不能自已,據小道訊息,桃園三結義的故事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