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而不是培養軍事人才的地方,但是,老夫漸漸地發現,不是這樣,似乎你的存在,讓那些想要把軍事大學當做爭權奪利的工具的人,都給趕走了,軍事大學是真的軍事大學,培養出來的,這些孩子,都是優秀的孩子,可以承擔起大任的。
說到底,那個訓言只是一個象徵,到最後,最希望的就是升官發財不會讓軍事大學的孩子們變得貪生怕死,希望他們一直都能像如今這樣奮勇作戰,到老了還是一股子衝勁兒,老夫那些同袍好友們打下江山之後都開始享受權力名位了,都忘得差不多了,但是老夫還記得,那一年,那一日,發下的誓言。
年輕好啊,真的好啊,和你們呆在一起,老夫才能真切的感覺自己沒有變得太多,雖然已經見慣了生死,心如鐵石,但是,至少沒有忘掉最初的那個時候,自己是為了什麼而走上這條道路,年紀越大,越貪生怕死,很多人都是這樣,越是見慣了生死,越是不關心旁人生死,越是在意自己的生死。
見慣生死真的不好,真的不好,三明,和你們待在一起,老夫才能感覺自己還活著,才能覺得自己漸漸地變得和當初是一樣的了,你們千萬不要變,不要變得和那些老傢伙一樣。他們說的都是屁話,對外人殘忍,對自己人溫和,那會被逼瘋的,不要相信他們,對外人狠,對自己人會更狠,知道嗎?”
蘇寧詫異地看著牛進達,牛進達神秘的笑了笑,不再說話了……
很久以後。蘇寧才悟出了這個道理。
大年已經過去了。軍校的學子們都沒趕得及回家過年,還有四十個人……永遠都回不去了,永遠都過不了年了,活下來的人心情沉重。他們不知道如何面對哭哭啼啼的家屬。不知道如何面對他們的家人。四十個被託付的人更是如此,他們更加不知道如何將親密的戰友已經失去生命的事情告訴他們的家人。
明明說好了要做大將軍,要讓家中人過上好日子。不再被人家欺負,也這樣做了,並且進入了軍事大學,眼瞅著好日子就要來了,結果第一戰,這第一戰,他們失去了性命,為了心中的理想,為了家人的殷切期望,他們丟了性命……
該如何面對生者?
所有人的心情都很矛盾,若是每一次的受賞,都要伴隨著失去至交好友的痛苦,都要伴隨著家人的痛苦,那麼這樣的賞賜,還是永遠不要來到的比較好,真的,不要來了,來一次,傷口就加深一次,來一次,傷口就加深一次,傷會更重,心會更疼。
李二陛下答應的授勳和授予爵位的標準,會應用到每一個軍事大學學子的身上,只是授予爵位的要求太高,此次作戰主要功勞集中在蘇寧和牛進達的身上,學子們沒有起到決定性作用,光憑殺敵人數,難以授予爵位,所以此次的獎勵主要是授予勳官。
大唐的勳位有十二級,從正二品之上柱國到從七品武騎尉,一共十二個等級,不看當事人地位,只看功勞大小,哪怕是平民,也可以被授予勳位,哪怕是身居高位的大將軍,或許靠的是走關係擔任的職位,一點勳位都沒有,所以是否具有勳位可以被視作是否是憑著真才實學擔任官職的。
有了勳位的人,沒有官職,但是可以享受與勳階同等級的官員福利,這是唐宋明清時代最公平透明的體系之一,蘇寧之前連續兩次大勝仗已經將勳位提升到了從三品護軍一級,而此次又一次平定僚人叛亂,基本上成為正三品上護軍是沒有任何疑問的,三萬僚人全滅,二十多萬僚人被抓了壯丁,這個功勞不是一般的大,當然,作為主帥,牛進達的上護軍勳位也要升為從二品的柱國了。
根據殺敵數量和授勳的標準,此戰是上陣上獲之戰,最低也是酬勳五轉,每一個活下來的學子都擊殺了十人左右的僚人,像薛仁貴那種猛漢子,跟在他旁邊的王玄策數了一下,告訴蘇寧那一戰薛仁貴一個人殺了兩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