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出身寒門,曹魏五子良將,盡皆出身寒門,東吳的猛將裡面,太史慈、周泰、甘寧、淩統,哪一個出身高門大戶?加上李儒,戲志才,郭嘉,賈詡,田豐、沮授、程昱,徐庶,這些出身寒門的智計超絕之士,誰說寒門無人才?
只是因為治國需要更多的縣令一級的人才,而那些人才,只有士族才能提供,在文化被壟斷的時代,寒門學子有先天的劣勢,要麼就不出人才,要麼就出大才,但是讓擁有治理一國的大才去治理一縣之地,這合適嗎?
但是寒門很少出現適合治理一縣之地的人,所以在人數基數上。即使有那麼些可以決定一國命運的寒門子弟登上高位,卻無法改變士族子弟治理地方的現狀,所以寒門始終鬥不過士族,但是一旦教育普及了,教育成本大大降低了,那麼朝廷在教育上的投入就可以大大提高,這樣一來,不出十年,大唐將擁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人才。
歷朝歷代只知道從民間選取人才,卻不知道培養人才的重要性。士族就是因為壟斷了培養人才的權力。這才能夠和朝廷分庭抗禮,因為朝廷需要人才,而只有士族有人才,家國天下的傳統之下。家族比國家重要得多。士族子弟治理地方自然也是想為自己的家族謀福利。而和國家無甚關係。
士族最強盛的時代是國家最弱小的時代,所以隋煬帝在看到滿朝堂都是世家子弟,而見不到一個寒門子弟的時候。深深地感到危機感,因為再這樣下去,國家就真的是士族的國家了,所以他才會倉促發動東征高句麗,藉以消耗世家豪門的實力,並且樹立威信,一旦打贏了,他就可以順勢罷黜世家,提拔自己的親信,而當時屬於世家豪門的李淵閣下才會“一夜三驚”。
隋煬帝的最後一搏失敗了,楊隋政權土崩瓦解,李唐政權一統天下,卻換了一個位置,從一個既得利益者,變成和天下世家豪門相對立的政權,他們這才驚覺他們自己也坐到了隋煬帝的位置上,開始接受隋煬帝所面臨的考驗,隋煬帝沒有完成,被他們幹掉了,而他們如今也要面臨這樣的危局。
有唐一代皇帝對付世家豪門都是很沒有底氣的,一方面打壓,一方面卻又不得不借助他們的力量維持統治,這讓皇帝們深以為恥,武則天將豪門世族狠狠地收拾了一頓,卻無法傷其根本,只能依靠黃巢大起義和白馬驛屠殺,但是無論是黃巢還是朱溫都不是什麼善人,做事情是要收取報酬的,報酬就是李唐天下。
可是現在一切都不一樣了,李唐政府完成了華麗的逆轉,成功的將不可一世的山東士族扳倒,而後直接掌控了教育的權利,要在全國各地設立官學,讓所有寒門子弟都可以讀書,哪怕是農人,也可以讀書識字,只要你學的夠好,考大學也無不可,大唐最高學府大唐政法大學,每一年招收一千名學子,和大唐軍事大學是一樣的基礎,只是學制有四年。
好一招釜底抽薪啊,這一招快準狠的組合拳,一下子把山東士族打入無底深淵,先輩的榮光再也不可能出現了,這一切都已經是泡影,再也無法重現了。
四個家主頹喪欲死,而可以想見的是,遠在千里之外,其餘三個家主也是這樣的表情,因為這一切已經超出了他們的控制範圍,他們無法掌控這一切,永遠都不能,他們沒有辦法毀掉印刷術,毀掉造紙術,這是做不到的,即使召集家中所有的死士,也只能落得被縱橫司血滴子全部殲滅的下場。
所以蘇寧可以非常順暢的把自己的要求提出來,不必擔心任何的反抗,任何的反抗都是徒勞的,無用的。
“本侯此次來,是來向你們討一樣東西用用,當然,還給你們,估計要等一段時間了,不過你們放心,這是借,不是搶。”蘇寧笑眯眯的開口了。
四個家主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色驚懼而又疑惑,到底還是鄭桐苦笑著開口問道:“蘇侯啊,你看看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