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局已失。前面的回軍急救,已經造成了全軍的潰退。而兩軍接合部那邊,孫策、周瑜等人又乘勢掩殺。敗勢已成,張英無力迴天,只得帶兵退出了牛渚。
孫策、周瑜打勝此敗,全賴蔣欽、周泰的中途襲擊。故此,在追擊之後,孫策、周瑜便回來尋找蔣、週二人。孫策稱謝,蔣欽、周泰則表明心跡,願意追隨孫策。孫策大喜,封二人均為軍前校尉。
接下來,打掃戰場,孫策得到了四千俘虜,並且還得到了張英的軍糧和一些軍器。然後,孫策過了牛渚,找了個寬敞之處安營紮寨,整休士卒。
……
田蘭在陶謙處一住就是好幾天,渾沒有走的意思。其實也就是居安不思危的表現了。田蘭也沒做什麼事情,整日就是跟著陶謙,說些沒有營養的空閒話。田蘭很滿足,覺得自己很幸福,並期望永遠就這麼幸福下去。
卻說這一日,糜竺來報,說是有人送了財帛禮物與張昭,恐怕是要求請出仕。但是卻被張昭拒絕了。糜竺所彙報的張昭。便是江東二張裡面的張昭。張昭因避亂,居於彭城,也就是徐州州城所在的彭城。在一些小說裡,把徐州城與彭城說成是兩個地方了。好像演義也是這樣。不管它們了。現在我們知道是同一個地方就行了。
張昭居於彭城。這麼一位才德之士,廬江的周瑜都知道了,陶謙沒理由不知道。陶謙也聘請過張昭,但是卻被拒絕了。這些事情,糜竺也清楚。
當下田蘭就問起了此事,陶謙就說了。田蘭就說:“那張昭是很有本事的人麼?卻不知是那方面的本事?”陶謙道:“張昭、張子布,博覽群書,天賦過人。二十歲時,曾經拒絕應試孝廉,頗有氣節。曾經與名士王朗談論時事,頗有見地。據老夫看來,此應該是一治世之才。”
田蘭道:“原來是治世之才呀。嗯,陶伯伯,你看,大家都請他不動,不若就讓給我吧。我這兒,就差治世之才。”陶謙道:“總督那邊,治世之才多如牛毛。小小丫頭,敢欺老夫不知。”
田蘭道:“我不是跟二哥鬧翻了嘛。總督那兒,我是不敢回去的了。我怕總督殺我。我要到很遠、很遠的地方躲起來。因此,是我自己需要治世之才。不是總督要的。”
陶謙道:“女兒犯了錯,父母會原諒的。更何況你不一定有錯。總督雖然不是你的父母,據老夫看來,卻也差不了多少。一定不會殺你的。”
“有備無患啊,還是躲起來的好,”田蘭道,“這個問題先不談了。就談張昭的事兒。能不能讓我去請啊。事先申明,我請了,算我的。我可不是為陶伯伯請的。”
陶謙道:“你若堅持,也行。不過,有個條件。本城另有一人,姓陳,名群,字長文。也是一治世之才。其才幹並不在張昭之下。你若能把兩人一塊請走,我就答應你。”
“我答應了,”田蘭道,“是子仲帶路嗎?”田蘭這麼一問,陶謙只得說:“子仲,就麻煩你,帶田蘭去吧。”
……
田蘭跟著糜竺出來,又叫糜竺等了一會兒,轉過去,就把自己的親兵和于禁叫上了。然後一行人浩浩蕩蕩,穿街過巷,就到了陳群的住處。糜竺上前拍門,門開了,開門的下人還認識糜等。說了幾句話,下人就進去稟告去了。
過了一會兒,陳群出來了。田蘭一瞧,陳群身材瘦削,但精神很好。長得還挺高,雙目炯炯有神。陳群道:“原來是別駕光臨寒舍,失迎、失迎。群本該請別駕廳內奉茶,不過,適才下人傳話,說別駕今日此來,乃為闢群出仕。故此,奉茶就免了。我們改日再敘。”
糜竺一句話沒說呢,陳群就稀西譁拉說了一席。說完後轉身即走。一邊田蘭叫道:“且住!”陳群一愣,這才瞧見田蘭及其親兵。心裡就在琢磨,來者是誰?這架勢,怎麼就那麼像傳說中的田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