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去發明和發現。當農民發明和發現之後,再由官吏向其它區域推廣。
官吏的這種推廣,對於發明、發現新品種的農民而言,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在於,新品種得到官方認可之後,就會比較容易出售。壞處在於,兩三年之後,別處農民學會了,新品種就變成了舊品種。發明、發現新品種的農民就不能依靠新品種繼續獲利了。
這裡,存在著一個國情。就是農民的惰性。某個新品種被某個農民發明或發現了。報告官府。官府核實之後,開始向轄區內推廣,並通告其它轄區。在這種時間,發明或發現者就會獲得超額的暴利。其他農民本來是有機會迅速學會的,但因為惰性,我國農民行事普遍講求穩妥。他們要多觀察一段時間。等到他們確認,發明或發現者富裕了,他們才會學習。慢的這幾拍,正好就是發明或發現者獲得超額好處的時間。由此,就獲得了發明和發現的動力。
官吏推廣新品種蔬菜,是由地方官吏們在日常治理當中經辦的。與田潤此時構思的宏觀經濟有關係,但關係並不密切。
……
果,指的是水果。水果與蔬菜相比,存放時間就長了。因而,水果可以集中種植。既然山地不太適合種植糧食,那麼就可以集中種植水果。而水果自身,也恰恰是山地品種優於平原品種,地域上的差異跟糧食正好相反。符合了有所失必有所得的普遍規律。
柑橘,是很容易想到的水果。我國是柑橘的重要原產地之一。柑橘資源豐富,優良品種繁多,有4000多年的栽培歷史。早在夏朝就有了記載。江蘇、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等地生產的柑桔,已屬於優質的貢品級別。
田潤在箕關附近選了一個地方,籌備國營果園。這裡面的雜事很多,當然就交給下面的人去辦了。
材,指的是材料。即。為其它產業提供材料。比如豆類,一開始是戰馬的精飼料。棉花,油菜,苘麻、蠶絲、茶葉、菸草、
棉花的原產地是印度和阿拉伯。在棉花傳入我國之前,我國只有可供充填枕褥的木棉,沒有可以織布的棉花。宋以前,我國只有帶絲旁的“綿”字,沒有帶木旁的“棉”字。“棉”字是從《宋書》起才開始出現的。有人據此認為,棉花的傳入,大約在南北朝時期。其實上,在西漢,關陝一帶就有了棉花的種植。只是還沒有大量傳入內地。
油菜,中國和印度是原產地。陝西省西安半坡社會文化遺址中就發現有菜籽或白菜籽。古代油菜稱蕓薹,東漢服虔者《通俗文》中說,“蕓薹謂之胡菜”。現在就叫做油菜了。油菜最早種植在當時的胡、羌、隴、氐等地,即現在的青海、甘肅、新疆、內蒙古一帶。田潤北伐時經過的雲中附近,就有油菜。
麻的纖維粗細長短同棉相近,可作紡織原料,織成各種涼爽的細麻布、夏布,也可與棉、毛、絲混紡;有一些品種的麻相對木質化,纖維短,只適宜編制繩索、麻袋等。同時,麻還是藥物,也是造紙的原料。
不知道麻是什麼時候開始種植的。此時在幽州上谷郡內就有麻的種植。
蠶絲就不用說了。由於抵禦弓箭的需要,田潤士兵貼身**衣一律由絲綢製成。已經形成了固定的需求了。
我國是茶樹的原產地,《爾雅》中就提到有野生大茶樹。歷史上還有重要的“茶馬互市”。不過,在三國,人們對茶還缺乏認識。僅僅根據它的味道,把它歸於苦菜一類。還沒有認識到它與一般苦菜的區別及其特殊功能。而那些,田潤當然是知道的。
菸草,據說是16世紀中葉才傳入中國的。其實並不全是。唐代黃滔《景陽井賦》說:“臺城破兮菸草春,舊井湛虧苔蘚新。”唐代錢起《藍上採石芥寄前李明府》說:“隔溪菸葉小,覆石雪花舒。”唐代白居易《令狐相公栽竹》雲:“煙時蒙朧侵夜色,風枝蕭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