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如意突然的接受了那麼多東西,心智還不成熟。我也不希望他現在學那麼危險的東西。

無論是醫還是毒,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就是辨認糙藥那一關就不是那麼好過。所以學這個事一件漫長的事,沒有誰能一口吃成一個大胖子。

這一年我們和李辰走的是與去年不同的方向,經過不同的幾個省份。

狄景山擅長的是斷案,李辰更關注的則是吏治和民生。

一路下來,問得最多的便是:此地的主要作物是什麼,一年幾熟?

收割時要交多少租?自己還能剩下多少?

此地官員又沒有欺壓百姓?

等等之類的…

夏季的時候又趕上了河汛,便又協助當地官員救災防疫。

看到了貪贓枉法的官員再上報朝廷。

凡是與百姓有關的事情,他都上心。

若要評價李辰,愛民如子這句話最恰當。

他為人比較耿直,不愛談笑,不像狄景山那樣,和我們熟悉了便就隨便了。

他卻一直對我們保持著恭敬而又有距離的態度。

直到水災時,我勸說師傅弄了一些防備疫患的藥材,他對我的態度才不同了,明顯帶著一些親近之意。

而且我經過去年一年的旅途生活,身上的嬌氣也磨掉了,無論是什麼樣的環境下都能安然自若。如意則是不論在哪裡,只要我在,他便不在意。這一點也讓他刮目相看比較滿意。

老實說像他這樣的官員是不太容易讓上位者喜歡的,但是若是底下的官員都如他一般,那百姓的日子就好過了。

父皇心裡是有數的吧,所以才讓他來做巡按。

去年我和狄景山一起是學到了不少東西的,今年和李辰在一起時也一樣。

果然實踐是最好的老師,得到的感覺和書上完全不一樣。

趙遠真的是一個好老師,這兩年我們無論在路上遇到了什麼事,或是狄景山辦得案子,或是李辰處理的事情,他都會拿出來與我討論。

什麼事情該怎麼辦,為什麼這麼辦,他們辦得好不好,好在哪裡,不好在哪裡,如果是我我會怎麼做,等等…

有時候有很激烈的討論和爭辯,不過很有用。

我越來越覺得趙遠是個隱藏在朝中的高明隱士,絕對是個人才。

這一年來如意進步很快,面對外人的時候,禮儀和氣質已經有了皇子的樣子。我也說不清他內裡還差多少,因為他總是還賴在我懷裡,在我面前一切的脾氣和秉性都沒有變。一樣愛撒嬌,一樣挑食,一樣不太長個子。

好在他對於學醫還是有興趣的,也就能耐下心來好好的聽,雖然也不乏我和他一起聽的原因。畢竟這是我們一起起步學的東西,讓如意很開心。他比我還大兩個月,本來很多東西都應該是一起學的。

快過年的時候,照舊奉旨回京。哥哥給了我一個大驚喜,又添了個女兒。我高興壞了,可惜只給我的侄子準備了禮物,沒有準備這個小寶貝的。

當即把在路上買的一塊玉,因為很喜歡,自己一直呆在身上的,給了這個名叫雲婉的小公主。

已經一歲多了的飛揚害怕他的父親,卻喜歡親近我,更喜歡我帶給他的那些小玩意兒。

果然,還是哥哥身上冷氣太重了。

第15章

第三次再接到密旨的時候,我已經習慣了。

如意到很高興,因為在宮裡的時候,我的注意力都被在哥哥還有侄子侄女分了去。在外面時,倒是隻需要掛心他一個人。

論理我們都十四歲了,平時如意的舉止也很有度,讓人感覺不到那幾年空白的差距。但是他對我還是太過的依賴,以前若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