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擔任主攻的部隊從穿山半島的柴橋鎮出發航渡前,張愛萍和陸軍第20軍副軍長黃朝天、“前指”參謀長王德在一間隱蔽的大房子裡召集第60師178團團長戚慶蓮和1營營長許國光、2營營長孫湧,180團副團長*和2營營長李世武等指揮員開會,佈置:到石浦與公安部隊換防。張愛萍當場宣佈戰場紀律:“此事只許你們5人知道,如果發現有第6個人知道,就小心腦袋!”

與此同時,浙江軍區也已經通知駐石浦的公安46團,作好與步兵178團、180團的交接防準備。登陸作戰部隊在嚴格的燈火管制和無線電靜默中到達石浦前,已經有打前站的人員前往石浦號房。

毛澤東授權彭德懷下決心(7)

練了多年的兵,如今終於等到了用兵的時候!戚慶蓮、許國光、孫湧、*和李世武等主攻部隊的團、營指揮員們心裡說不出的激動,興奮得直想喊“萬歲!”然而由於嚴格的保密紀律,他們又不能高聲喊叫,只能互相緊緊地擁抱、緊緊地握手,以此來表達內心難以抑制的喜悅。

他們帶領3000餘名官兵攜帶槍支和火箭筒等輕武器,藉著夜色的掩護一一奔向我人民海軍的“黃河”、“淮河”、“運河”、“衛崗”等5艘運輸艦。由於艦首的大門開啟後放下的吊橋搭不到對岸,又不能讓陸軍登陸部隊涉水弄溼衣服和裝備,海軍艦員便立即搬著跳板跳進冰冷的海水裡,在跳板兩側連扶帶拉地協助陸軍登艦。艦內各艙按每人平方米的“位子”全部坐滿,甲板上也到處都是一排排席地而坐的陸軍官兵。

拂曉時分,組成編隊航渡了五十多海里的部隊一到,便認真地與公安部隊交接防,然後進屋休息。不要說鬧得老百姓摸不著頭腦,就是連部隊的連以下幹部也信以為真。

因此,部隊指戰員正式曉得攻打一江山島,還是在到了石浦,美美地睡了一覺之後。

當然,這裡面也發生過一個令人好一陣緊張的小插曲——在航渡途中,忽然“砰”的一聲巨響,把人們都嚇了一大跳。有經驗的海軍官兵憑直覺知道,這一聲巨響不是我艦觸礁就是兩艦之間發生了碰撞。由於戰事緊急,嚴格的燈火管制決定了絕對不能開啟探照燈,“黃河”等艦艇只是原地周旋了幾圈之後,便又繼續航行了,只聽到有一條滅燈航行的“漁船”上有人喊“我們這兒已經進水了!”

後來人們才曉得,那艘被撞的“漁船”不久即沉沒。它是一條裝備了“喀秋莎”火箭炮的漁輪,當時正在駛行進石浦港北口,不幸被“黃河“艦撞沉。

元月17日清晨,各支參戰部隊都齊聚於石浦、朝天門、鶴浦等地的海面上。

與此相關連的是,為了聲東擊西,轉移視線,我軍還部署了一系列戰役佯動:杭州筧橋機場一個轟炸機中隊,於17日下午對披山島實施了轟炸,浙江軍區又組織了十餘艘機帆船,抵近披山島實施佯動炮擊。敵人誤以為我軍真的要打披山島了,大陳敵酋趕忙電令:“嚴防*進犯”。

深夜,率先到達頭門山島的陳雪江,發現港灣裡有一艘炮艇在向他打訊號:“陳雪江,我是前線司令員,請你儘快把我們送上岸!”

老首長張愛萍來了!陳雪江很興奮,趕緊去找小船。

此時,海上的風依然很大,巨浪拍擊著巖岸,發出雷鳴般的響聲。頭門山簡陋的碼頭,炮艇本來就無法靠上去。好不容易找來一條小舢板。誰知艄公說:“風太大,出去有危險。”

見艄公死活不肯動身,陳雪江只好讓訊號員打訊號,對張愛萍如實相告。

張愛萍乘坐的炮艇到頭門山港灣將近半個小時,還上不了岸。他見到港灣內的登陸艇越來越多,愈發急於要上岸與部隊領導人見面。看到陳雪江發來的訊號,張愛萍心急如焚,當即下“死命令”:“你必須立即把我們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