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陳友諒稱雄於湖廣、江西一帶,故而史稱“陳漢”。

在陳友諒稱雄之時,徐壽輝手下之統兵徵虜大元帥明玉珍,於至正十九時六月,擊敗木旗令主李仲賢所率之青巾軍於普州。

至正二十年,明玉珍聞徐壽輝被殺後,遂與陳友諒決裂,次年,下嘉定,平成都,十月自立為蜀王。

到了至正二十二年正月,明玉珍在重慶稱帝,國號大夏,改元天統,史稱“明夏”。

在此之前,郭子興手下有朱元璋者,原為皇覺寺的行童,後為遊方僧,曾託缽求乞於毫州、穎州、信陽、陳州、汝州等地,後來元兵燒燬皇覺寺,朱元璋逼於無奈,投入紅巾軍,加入聖門,初為步卒,後來被月宗宗主郭子興看中,將義女馬氏嫁給他,漸漸升為紅巾軍中之鎮撫。

至正十五年三月,郭子興病死,小明王韓林兒在毫州建立龍鳳政權,郭子興餘部,派人至毫州受命。

小明王朝林兒確定郭子興之月宗宗主地位,交由其子郭天敘繼任,並將已空出之星宗宗主一位,授與郭子興的妻弟張天佑。然而為了擺脫聖門狹隘之幫派宗教色彩,並在軍隊職務上予以調整,遂任命郭天敘為和州都元帥,張天佑為右副元帥,朱元璋為左副元帥。

龍鳳元年七月和九月,郭天敘、張天佑率兵進攻集慶時,兩人皆被俘殺,朱元璋收納兩人餘部,自認為明教月宗宗主。

龍鳳二年的三月間,朱元璋親率水陸兩股大軍,攻佔集慶,於是改集慶路為應天府。七月,小明王升朱元璋為樞密院同僉,正式承認其月宗宗主之地位,並以其妻馬氏為星宗宗主。

此後數年間,朱元璋帶領以明教聖門徒眾及彌勒教徒眾為主要骨幹的大軍,東征西討,和陳友諒、張士誠激烈的爭奪地盤。

龍鳳五年五月,朱元璋升為儀同三司江南等處行中書省左丞相。龍鳳六年,當明教聖門及香軍的勢力擴充套件到江西之後,復進據湖廣、安徽、江浙一帶,於是地盤日益擴大。

龍鳳七年,朱元璋被小明王封為吳國公。龍鳳九年,北方紅巾軍主力在安豐戰役大敗,三位令主戰死,朱元璋於是迎小明王至滁州居住。

龍鳳十年正月,朱元璋在應天府自立為吳王,史稱“西吳”,有別於至正二十三年,張士誠破安豐,殺死日宗宗主劉福通、大敗由火旗、土旗、金旗三令令主所率的紅巾軍之後,自立吳王的“東吳”。

“東吳”早於“西吳”絕三個月,不過要等到龍鳳十二年十二月,朱元璋派廖永忠刺死小明王后,才改次年為吳元年,可說“西吳”要比“東吳”晚了兩年多,不過就在吳元年九月,朱元璋派大將徐達、常遇春破“東吳”,俘張士誠,押往應天府,不過張士誠自縊而死。在龍鳳九年七月,朱元璋的大軍,與陳友諒總舵主十萬大軍戰於鄱陽湖,經多次激戰,陳友諒大敗。八月末,陳友諒決定退兵,奔回武昌,於湖口中飛矢而亡,軍隊約有五萬餘人投降。

陳友諒之子陳理和部將張定邊帶著陳友諒屍首,逃回武昌,立刻稱帝,改元為德壽。

九月間,朱元璋率軍親征武昌,至次年二月,陳理、張定邊等投降,自此陳漢滅。

此後數年,朱元璋派遣手下大將湯和進討方國珍,後又平定雄據福建之陳友定。

在吳元年十月,朱元璋派徐達為徵虜大將軍,常遇春為副將軍,率大軍二十五萬人,進軍北伐。

吳二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李善長等人的勸進下,即皇帝位,定國號為大明,建元洪武,定應天為京師。

當時,並冊封馬氏為皇后,立世子標為皇太子,用李善長為左丞相,徐達為右丞相。

朱元璋之所以把國號“吳”改為“大明”,主要的原因是他的抗元軍中,許多都是昔日明教的徒眾,他固然秘密的刺殺了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