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時候得到了這一套辨玉的學問。”楊度笑道,“莫不是專為哄代懿的吧!”
重子說:“哥,我說的句句都是實話,這學問得之於易安居士的丈夫趙明誠。”
楊度說:“只聽說趙明誠寫過一部《金石錄》,沒聽說過他有辨玉的書。”
“是的。”重子答,“《金石錄》是一部名著,大家都知道。其實,趙明誠還寫過一部《古玉考》。書未寫完,金兵南下,他們夫婦逃到江南,半部《古玉考》的稿子就存在趙明誠的侄兒趙端手裡。趙明誠、李清照死後,趙端手抄五部,自己留一部,以其餘四部贈親友。元代時,趙端的七世孫趙齊為躲避蒙古人的屠殺,攜《古玉考》漂洋過海到了日本,後來在日本刻了二百部,《古玉考》得以在日本流傳。相反地,在中國的四部,後來都失傳了。三個月前,我偶爾在東京舊書攤上見到一部,用十塊銀元的高價買了過來。剛才我說的這段《古玉考》的流傳過程,便都寫在趙齊的序文中,下次我帶來給你們看。”
楊度道:“太有趣了。從來沒有聽說過趙明誠還有這樣一部書,現在經重子在日本發現,真是一大貢獻。日後回國了再刻印出來,也讓趙明誠失落數百年的絕學復甦。”
重子說:“你這樣說,我就不拿出來了。大家都知道如何去識玉,我就沒有名氣了。要刻,也等我死後再刻吧!”
楊度笑著說:“別看小三子本本分分,心裡也是很鬼的。”
代懿說:“重子,給你姐做印章,你看刻幾個什麼字?”
重子不假思考地一說:“就刻‘叔姬之印’四字好了。”
代懿走到妻子身邊,滿臉堆笑地問:“你看這四個字要得不?”
叔姬板著臉不做聲。
楊度走過來說:“我看別刻名章,刻個藏書章最好,就刻‘懿莊珍藏’四字,將你們夫妻二人所有的書都蓋上這四個字。”
代懿深謝內兄的美意,趕忙說:“哥說得最好,就刻‘懿莊珍藏’四字。”
楊度對妹妹說:“你看代懿多捨不得你,得了這個寶貝,就急著要給你刻個印章。這樣的好丈夫到哪裡去找,聽哥的話,吃過飯後一家三口快快樂樂回家去,再不要吵架了。”
“好,聽哥的!”代懿忙表態。
叔姬不做聲,死勁地用牙齒咬手絹。
重子拍著手掌說:“姐的脾氣我最知道,不做聲就是同意了。”
一句話把大家都逗得笑了起來,叔姬的手絹不知不覺地鬆了。
八 初次會晤,楊度就認定孫中山是個磊落大丈夫
一段時間裡,楊度忙於應付東京留學生界的各種集會,報告回國聯絡湖南紳商以及遊說張之洞的過程,常常博得青年學子們的陣陣掌聲。楊度很得意,因此而對憲政的研究投入更大的熱情。他日以繼夜地研讀西方著名學者有關著作,如盧梭的《民約論》,孟德斯雞的《萬法精理》,約翰·穆勒的《自由原論》,斯賓塞的《代議政體》,赫肯黎的《天演論》以及達爾文的《物種起源》等等。他將西人的論述與中國的現狀加以比較分析,廢寢忘食地潛心思考摸索,試圖為自己的國家選擇一個最佳的國體政體,制定一套最適合中國國情的憲法律令。他常常感到十分疲倦十分困頓,但一旦想起自己是在做蕭何、陳平、俾斯麥、伊藤博文的事業時,便會立即精神振奮。偶爾他也會記起靜竹送他的那截拜磚,想起妙嚴公主的故事,情緒更會受到鼓舞。
慢慢地,一張較為清晰的藍圖出現在他的腦際。他認為時處今日,救中國的惟一辦法,在於建立一個對人民負責任的政府,而建立這個責任政府的關鍵,又在於建立國會和責任內閣;建立責任內閣的基礎是國內應有成熟的政黨,像美國的民主黨、共和黨,英國的工黨和保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