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的一切又轉送給奕劻,於是這套八寶瓷瓶又回到了慶王府。那年袁世凱費心思幫載振擺脫了窘境,奕劻便將這套八寶瓷瓶作為酬謝送給了袁世凱。
“大公子,這樣貴重的禮物,我如何擔當得起,請你回察宮保大人,就說我深深拜謝了,寶瓶不敢收。”當楊度聽完了這套瓷瓶從和坤到永璘到奕劻再到袁世凱的非凡經歷時,他驚訝得連連擺手。
“皙子兄,你這就見外了。”袁克定笑著說,“古董珍寶再貴重,它也只是外物,不能跟情誼相比,頂多只能作為情誼的表示。今日娶嫂夫人,這就算我們袁家所表示的一點情誼。二弟孟浪,使嫂夫人受驚了。因此家父還說,這也是袁家所表示的一點歉意,務必請收下。”
楊度見袁克定說得這樣懇切,只得收下了。袁克定拿出一本裝幀精美的簿子來,說:“這是當年從和坤府裡一道傳下來的八寶瓷瓶的圖冊,你可以將它和瓷瓶一一對照,瞭解它們的詳細情況。”
楊度開啟翻看著。圖冊上有八幅圖,用彩色繪出八個瓶子,旁邊配著文字。這八幅瓶圖與八個瓷瓶一一應照,它們分別為鳳尾瓶、美人醉瓶、石榴瓶、柳葉瓶、玉壺春瓶、天球瓶、膽瓶、蒜瓶。
他一邊看著圖冊的介紹,一邊仔細地欣賞這一套價值連城的宣德名瓷:鳳尾瓶喇叭口,長頸鼓腹,下斂,底外撇,形似鳳首,造型雍容端莊。美人醉瓶長頸削肩,豐胸收腹,以色澤如牡丹般嬌豔的紅釉燒成,宛如亭亭玉立的美人春日醉酒,顯得格外嫵媚動人。石榴瓶翻口短頸,高腳,中部圓鼓,以粉彩裝飾,酷似一隻石榴。柳葉瓶形如柳葉,質白如玉,胎薄如紙,上面以墨彩繪著一幅灞橋折柳送別圖。用折柳圖來隱寓瓶形,設計者的心思也夠巧了。玉壺春瓶敞口細頸圓腹圈足,形體變化含蓄柔和,線條委婉飽滿,上下貫通一氣,令人想起王昌齡那兩句名詩:“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天球瓶長頸下連線著一個大大的圓球狀的肚子,肚子上彩繪著天河、北斗、日月星辰,呈現一幅壯觀的天象圖。膽瓶造型如懸膽,蒜瓶宛如蒜頭,均線條和諧含蓄,色彩晶瑩透亮。
一向酷愛古董的楊度撫摸著這套絕世珍品,愛不釋手。袁克定在一旁笑道:“這八個瓷瓶,六個置於你的書房,另外兩個是專為送給嫂夫人的。”
“哪兩個?”
“一個是美人醉瓶,它是嫂夫人的寫真。”
“喔,是不錯。”楊度笑道,“另一個呢?”
“石榴瓶。”
“為什麼?”
“這裡有個典故。”詩文雖做得不太好,但書卻讀過不少的袁大公子掉起書袋來,“《北史》裡有一個故事,說的是北齊安德王延宗納趙郡李祖收之女為妃,一天安德王的父親齊帝到李宅赴宴。宴後,妃母宋氏獻二石榴於帝前。大家都不知道宋氏的用意。齊帝起身後沒有帶上。李祖收說,請皇上帶進後宮,石榴多子,願陛下龍子龍孫多如石榴。”
楊度明白了袁克定的意思,哈哈大笑起來。
入京三個多月來,楊度得到袁世凱的關照厚愛真是太多太大了。尤其是將兒子的所愛剝掉,成全一個年輕下屬的好事,此舉不僅在近世中國無有先例,就連古今中外也罕有其匹。一個位高權重出將入相的大官員能做出這種事來,令楊度銘心刻骨的感激。現在又打發大公子親自送來這一套傳世珍寶表示祝賀和歉意,也使包括夏壽田在內的所有楊度的朋友們驚異不已。莫說袁世凱雄才大略,是出於為朝廷早立憲政之心而延攬人才,就是純粹為了一己私利而網羅親信,秉承士為知己者死的古訓,楊度也甘願為這樣的人所驅使。更何況當他得知袁世凱激賞《大周秘史》,以及袁克定對帝王之學表現出異乎尋常的熱情之後,已隱隱約約地從袁氏父子的身上看到了曹氏父子、司馬氏父子、李氏父子的影子。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