們聲稱為了節省開支,登極及祀天所用的儀仗、鹵簿等就不重做了,臨時向前清皇室借用。就這樣,他們造的報賬單上各項開支加在一起共有二千萬元。明眼人都知道,至少有一半的銀元落入了各個環節辦事人員的腰包中去了。

在熱熱鬧鬧的鼓吹、揮金如土的籌辦的同時,民國政府中一批要員都採取了不合作的態度。國務卿徐世昌以患病為由請求辭職,袁世凱不準,他便乾脆遷出中南海移居蝴蝶衚衕,聲稱養病不辦公事。清史館館長趙爾巽以閉門家居表示不滿。教育總長湯化龍、總檢察長羅文幹、參政院參政熊希齡等紛紛辭職出京。在他們的帶領下,一時間北京官員們以辭職、請假為風氣。政府不得不派出巡警把守前門車站、交通孔道,對出京官員嚴行盤查。

京師這種傾向,使楊度心裡頗為不安,而尤為不安的是,近日來他在《順天時報》上看到日本朝野對政府支援中國行帝制事普遍反對。反對派說袁世凱並沒有全盤接受二十一條,不是日本的朋友,且此人一貫反覆無常,言而無信,即使他接受的部分條款,今後也不會兌現,何況中國國內對帝制復辟的看法不一,袁世凱也不一定做得成皇帝。《順天時報》是日本外務省在中國辦的一家華文報紙,在新聞界影響很大,袁世凱很看重它,每天都要瀏覽一下。

日本的支援,是袁世凱帝制自為的一個重要原因,眼下日本朝野的反對,會不會使他動搖呢?倘若袁世凱本人不想做皇帝了,那麼一切不都是瞎忙乎嗎?楊度終於耐不住性子了,他來到兵馬司衚衕找袁克定商議。

“皙子,你不要擔心,老爺子根本不知道這些。”當楊度說出《順天時報》上的文章時,被帝制美好前景鼓舞得飄飄然的太原公子,笑拍著楊度的肩膀說。

“你將《順天時報》封鎖了,不讓它進中南海?”楊度知道袁世凱從不外出,只要報紙不進總統府,他就無從得知。

“那怎麼行!中國人辦的報紙,他可以不看,有時還說辦報的人是無事找事。但這份日本報紙他卻是每天非看不可,而且對報上的文章很重視。”袁克定邊說邊給楊度端來一杯咖啡。

“總統既然天天看,那怎麼可能不知呢?”楊度頗為疑惑了。

“你想想看,這是為何?”

袁大公子蹺起二郎腿,臉上浮起一股難以測度的笑容。前些日子,他用二萬銀元私自鑄了一顆鐫有“皇大儲君”四字的玉印,材料用的是碧潤溫滑的和闐玉,三寸見方。這件事,他不但沒有跟老子說,連楊度、梁士詒等人也都瞞了,是袁乃寬替他一手包辦的。袁克定之所以不張揚此事,這中間有一個緣故。

替袁府公子做皇子服的瑞蚨祥綢緞鋪的孟老闆,設計了幾種不同的款式。每種款式中的十六套皇子服,無論是嫡長子袁克定,還是不到兩歲的庶么子袁克有,只有大小的區別,沒有花樣的不同。袁克定看後心中不舒服,暗思自己是當然的太子,太子的服飾怎能與其他皇子的一樣呢?他自己不好挑明,便把這幾種款式送給父親審看,並特意指出,同一種款式中應有所區別。袁世凱同意兒子的看法,他親手圈定了一種款式,並指明長子、二子、五子的胸前圖案為麥穗形,與其他的十三套胸前的牡丹形圖案不同。

袁克定見了父親這個批示,心裡冷了好長時間。無疑,在父親的心目中,儲君的候選人有三個,聯絡到父親常說自己是六根不全的殘廢人,袁克定猜想未來皇位的繼承人很可能是二弟克文、五弟克權兩人中的一個。想到這裡,袁克定不覺對這兩個庶弟仇恨起來:自己辛辛苦苦謀來的這座江山,最後竟然落到沒有出一點力的別人手裡,這口氣能咽得下嗎?

袁克定知道,自古以來這樣糊塗的父皇是不少的,李淵不就是一個嗎?要學太原公子就一定要學到底!於是袁克定私自刻下這顆玉印,表示志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