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說得很細緻,甚至還有一個民俗,據說在陳世美的老家均縣,“北門街不唱陳世美,秦家樓不唱秦香蓮”的俗話。

至於清代的陳世美,為什麼被宋代的老包給鍘了,據說則是戲臺上的一次意外,唱了《秦香蓮抱琵琶》結束後,戲迷氣得不肯走,紛紛喊著讓“殺了陳世美”,戲班掌班急的沒辦法,見先前在臺上唱《陳州放糧》的老包還沒卸裝,就靈機一動,讓老包鍘了陳世美,形成《陳世美》的故事。

這算是“千古奇冤陳世美”,流傳得最廣的一個“考證”了。

許多瞭解到這的人,常常把這當成真相,為陳世美喊冤,甚至還有人拍過一部《千古奇冤陳世美》的片子。

那麼,這個考證是真是假呢?

很抱歉,是假的!

童老先生說“陳世美是清代的清官”,但事實上,在明朝時,一位自號“錢塘散人安遇時”所作的《包公案百家公案》一書裡,就已經有了均州陳世美中狀元不認妻兒的故事,與豫劇《包青天》劇情的前半截很相似。

也就是說,陳世美的故事,最少在明朝就已經差不多定型了,童老先生“煞費苦心”考據出來的“真相”,其實是個假真相。

那宋代真的有個“陳世美”嗎?

這個問題暫時還沒有定論,起碼在史書上,是沒見過老包收拾陳世美的,應該是《包公案》杜撰出的一個虛擬反派角色。

附提一句,明人寫的《包公案》裡,通篇沒有出現一個“鍘”字,也就是說,那“龍頭、虎頭、狗頭”三口鍘刀,應該也是明人、後人杜撰出來的。

……

陳世美這樣的情況,讓人很是苦笑不得,也證明了在傳統戲本、故事中,虛擬角色與現實人物之間,那含混不清,黑白不明的情況很是普遍。

甚至不止是古代,近現代同樣如此。

陳世美還是個虛擬角色,並不能確定黑白,黑他也就黑了,也沒什麼大問題。

但歷史上,那些真正的得道之士、大英雄,卻也常常受到小說、影視劇的黑化;而那些殘暴的屠夫,卻又常常被人冠以“聖人”之名。

比如說,尹志平、襄陽守將呂文德,這兩位就被金大俠給黑慘了,哪怕後來金大俠已經向道門道歉,甚至作出了小說修改,但這種“黑化的影響”,依舊無可避免。

其他還有《楊家將》裡的潘仁美,原型是宋朝開國大將潘美,一個人的功勞比整個楊家將的功勞還高的不世名將,硬是被黑成了狗,被後人罵了幾百年。

《楊家將》的作者既然作書,會不查清潘美的情況,以及那一戰的真實情況嗎?

肯定知道,但他為了故事的曲折性,以及正反對立性,依舊選擇了“把潘美刻畫成一個奸臣”,反正這些古人已經死了,又沒法來找自己喊冤。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很不好的心態,但在小說作者那裡,卻常常出現。

……

釋明賢與林牧聊了一會這些歷史上的小說情況,想及自己佛門一脈遇到的“抹黑”,更是有些鬱郁地道:“先生的《西遊記》把玄奘刻畫成唐僧,一個軟弱、時常哭哭啼啼、不辨是非的凡人,佛徒們雖然覺得不對,但《西遊記》是借古諷今,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又有《西遊記》電視劇裡的為玄奘的‘正名’,那也自不用多說了。

同樣取經回來的‘悟空禪師’,被先生刻畫成孫悟空,也有一股勇猛奮進的精氣神,那也沒事。

畢竟,大家都知道玄奘是個什麼樣的人,相關的小說創作,並算不得什麼。

但像《白蛇傳》這樣的,硬是把法海禪師,黑化成這樣一個形象,實在是讓佛徒們憤慨,偏偏又沒有任何辦法!”

聽到這些抱怨,林牧就有些汗顏:“是我考慮不周,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