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備。
這與其是施政,不如說是對民意的檢驗。吃了拿了,再不好好幹活,就要給領導們一個說法。從日後的效果看,晁蓋這一代新領導集體的威信迅速飆升。
據悉,這些吃飽喝足的梁山好漢,很快迎來了兩千多名正規部隊的圍剿,他們紛紛表現出人為財死的戰鬥精神,不但保住了梁山地盤,還生擒了正規部隊的首領黃安。需要正視的是,梁山之所以為正規部隊所不容,不是因為他們打劫過過往客商,而是因為他們打劫了一個朝廷重臣。在此次戰鬥中,損失最慘重的不是正規部隊的首長黃安,而是濟州太守。就在他為緝拿晁蓋等人日夜操勞的時候,蔡太師剝奪了他的政治權力,並任命了一員新太守。牽蔡京這樣的重臣一發,就可以動梁山的全身,這不是忽悠出來的。
成為蔡京同學的眼中釘,是梁山這個綠林集團最與眾不同的地方,他們不但欺負弱者,還對抗強者,這是爆炸性新聞最重要的傳播要素,因此梁山在綠林集團中如雷貫耳,在老百姓當中婦孺皆知,在朝廷官員那裡上下震動。
第三步:籠絡核心力量。
方法:體貼部屬的苦衷。在這一點上,晁蓋做的並不及時。林沖同學早已發現晁蓋立足未穩,此時,不抓住機會跟領導提提要求,更待何時?林沖是一個識時務的好漢,在王倫時代,他從來不敢把個人問題放到桌面上去談,現在晁蓋來了,心花怒放的林沖立刻將自己的家庭困難一五一十地彙報給晁蓋。晁蓋還沒有等林沖說完,立刻大手一揮:“賢弟既有寶眷在京,如何不去取來完聚。你快寫信,便教人下山去,星夜取上山來,多少是好。”
把老婆請到梁山,不但可以日後花天酒地,還可以紅袖添香,其他梁山好漢有沒有這樣的要求?不必說,這樣的要求很普遍。但待遇是有差異的,廣佈恩澤的晁蓋,人道主義精神的晁蓋,尚且做不到這一點。他當務之急,還是要個別關照。
第四步:釋放改革訊號。
僅僅滿足了吃喝,檢驗了現行機制下的民意,籠絡了核心力量,依然很難推行晁蓋的理想。怎麼辦?潤物細無聲。
改革總是漸進性的,晁蓋只能一點點地釋放自己的訊號。
這個訊號,就在晁蓋主政梁山後,第一單發展業務上表現出來了。梁山的主要業務是打劫,當發現過往客商這樣得天獨厚的商機後,晁蓋同學發表了義正詞嚴的演說,鼓勵大家發揚見錢眼開的職業精神,同時他還補充了一個要求:“只可善取金帛財物,切不可傷害客商性命。”這次業務開展得很順利,但晁蓋並非沒有監督,在同志們凱旋歸來的時候,他追問道:“不曾殺人麼?”
晁蓋,你不放心就明說吧,何況一次不殺人,還可以嚇跑那些客商,兩次不殺人,三次不殺人,還有什麼搞頭?
好在這次客商們配合梁山好漢的業務進展,他們一看到好漢,並沒有生出一種由衷的讚美之情,而是望風而逃。
但可怕就可怕在,有一種人,他們能從無聲中聽到驚雷。晁蓋身邊就有這樣兩個人,他們靜靜地觀察著晁蓋的一舉一動,併為自己的出路巧妙地計劃著。
挖老闆也需要下血本
居心叵測的,有兩種人。
一種人洞悉世情,然後挑撥是非,在複雜的利益局勢中作出對自己最為有利的選擇。
還有一種人同樣洞悉世情,知道局勢不對,立刻遠禍全身。
吳用無疑是第一種人。
如果居心叵測可以作為一個獎項評選的話,吳用一定當仁不讓。
事情還要從晁蓋的人道主義精神談起。當晁蓋以一位人道主義者的形象不斷出現在吳用眼前時,這個科舉無望的書生憤怒了。
據業內人士爆料,吳用上山後,十分希望把殺人放火提到梁山發展全域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