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聚會三(第2/2頁)
章節報錯
學子一個機會,這不僅是一個公平公正的機會,更是一個希望,一個成為人上人的希望。
十年寒窗苦讀,終於不再依附世家豪門入朝為官,成為世家豪門的爪牙,現在,讀書人可以拍著胸脯,以天子門生自居,這是何等的榮耀!
政令二,攤丁入畝。
與科舉制一般,攤丁入畝的政令一同昭告天下。
攤丁入畝對普通百姓並沒有影響,但是世家豪門不同,人口數量越多,就意味著上交的稅越多。
以往世家豪門偷稅漏稅也就罷了,夏皇並不打算追究,但是現在不同,世家豪門的戶籍朝廷都有記錄,哪怕是下人僕役,朝廷皆有備案。
而京都的戶籍掌握在京都府衙,說白了,就是掌握在吳憂手中,而吳憂與這些豪門世家處在對立面,這正是夏皇的用意。
兩條政令,不僅是瓦解世家豪門壟斷讀書人的惡劣行徑,而且也是遏制他們繼續壯大自身的速度。
如果任由世家豪門不斷壯大,對皇權絕對不是好事。
如果世家豪門壯大到連皇權都無法撼動的時候,那麼夏皇的日子自然就不好過了,一旦皇權與世家豪門形成了對立,後果更是無法預測。
夏皇是興奮的,科舉制得到了天下寒門學子和百姓的擁護,聲望更是前所未有的高漲。
文武百官,大部分都沉默不語,不僅朝堂,連帶著整個京都的氣氛都變得微妙。
此時,朝堂之上。
“陛下,吳敵乃竊國之賊,如此賊子豈有良策,請陛下收回成命。”
“臣附議,吳家貪汙案亙古未有,殺吳敵百次都不為過,此等惡賊理當誅之,還請陛下三思。”
龍椅子上,夏皇眯著眼睛打量著這兩名官員,然後問道:“還有誰和他們一樣的想法?”
之前,莊文清將科舉制獻給夏皇時,夏皇告誡過三位皇子,其實也是在告誡百官,科舉制勢在必行。
可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夏皇不僅頒發了科舉制,而且還有攤丁入畝,這讓他們措手不及。
一眾百官看向為首的三位皇子,三位皇子此時也懵圈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時間沒人站出來說話。
夏皇見沒人附議,對這兩名官員說道:“兩位卿家所言極是,朕會考慮的,退朝。”
科舉制是吳敵獻給夏皇的,可以說是他提升名望,鞏固皇權的利器,可攤丁入畝夏皇並沒有隱瞞出處,這讓本就敵視吳家的朝臣們,咬牙切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