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

上官素早早的來到了府衙,見到剛剛睡醒的吳憂,白了他一眼:“喝不了酒就不要喝,昨天如果我不在,恐怕你就有大麻煩了。”

昨天的事情吳憂消化了好一會兒,才慢慢的回憶起來,他拍了拍腦門道:“喝酒誤事啊。”

不想聊這個話題,上官素正了正神色,問道:“吳大哥,你對賴正清此人瞭解多少?”

皺眉想了好一陣兒,吳憂搖頭:“我只見過他一次,並不瞭解。”

這倒是實話,如果說賴正清名氣很大,吳憂不至於沒有聽說過他,現在聽上官素話裡的意思,似乎並非如此。

果然,上官素嘆了口氣道:“賴正清極好名聲,你之所以沒有聽說過此人,是因為他經常出現在文壇,傳播他的新學問,現在外面都在傳是你殺了他,這次你的麻煩怕是小不了。”

對於學派吳憂並不陌生,儒家算是出現最早的學派之一,它之所以能一直延續下去,是因為認可儒家思想的人甚廣。

前世出現的學派並不在少數,比如王陽明心學,其中學派之爭最為激烈的時期在宋朝,其中最有名的是濂,洛,關,閩四大學派。

例如關學,是以張載為首建立的學派,橫渠四句便是出自關學。

總而言之,每一位開闢出新學派的創始人,無不是德高望重,學識淵博的存在。

意識到賴正清的影響力,吳憂皺了皺眉頭,仔細琢磨上官素的話,片刻後,問道:“你是說他桃李滿天下,認同他學派的讀書人有很多?”

上官素點了點頭:“的確如此,不管是不是你殺了他,只怕現在認可他的讀書人絕對不會輕易接過此事。”

得到了肯定的答案,吳憂在心裡讚歎:真是好大的手筆!

這確實是大手筆,為了給他潑髒水,居然不惜犧牲一位宗師級別的人物。

現在的情況,查案反而是次要的,而且刑部也不會給吳憂這個機會,髒水已經潑了出去,眼下的重中之重是穩住局面。

正在此時,猴子急匆匆衝了進來,急切道:“大人,不好了,外面來了許多的讀書人,要為賴正清討公道。”

該來的始終會來,吳憂沒有想到,事情居然來的如此之快。

“啞巴,取劍來。”

既然麻煩已經找上門來,逃避不是吳憂的性格,當初範行舟贈劍,被吳憂一併帶了過來,現在正是用的上的時候。

與昨天不同,也與上官素處理事情不同,府衙不怕麻煩,更不怕刑部,得罪了又怎樣?

解決麻煩最直接的辦法是什麼,是人,只要把人解決了,麻煩自然就沒有了。

上官素心裡一驚:“吳憂,你不能亂來。”

見上官素關切的目光,吳憂笑了笑,說道:“放心,我儘量剋制。”

正所謂書生造反十年不成,對付一些讀書人,講道理是行不通的,否則給他們一百個膽子也不敢圍堵府衙,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手裡的劍。

吳憂的行事風格也和朱明理不同,朱明理讀的是聖賢書,接受的是正統的儒家思想,對待讀書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偏向。

而吳憂就不一樣了,他的靈魂來自現代,雖然接受了部分的儒家思想,不過算不上真正的儒家子弟。

或許是宋瑾之放下了話,知道今天府衙會有麻煩,所有的人手全部留守,吳憂帶著鄒縣丞和石勇一行,來到了府衙外。

“吳憂,出來,還賴大人一個公道。”

“我們要為賴大人討一個公道。”

……………

不管賴正清是不是吳憂所殺,就衝著吳憂把賴正清扔出府衙,便已經激起了眾怒。

賴正清在仕林中名望極高,許多的讀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