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輿論漩渦<二十八>(第2/2頁)
章節報錯
吳憂先加上了這一句,然後緩緩道出了後來的內容:“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週末七國之爭,併入於秦。及秦滅之後,楚漢分爭,又併入於漢,漢高祖斬白蛇起義,一統天下………”
隨著吳憂緩緩道來,一部長篇且嶄新故事背景浮現在眾人腦海,略帶沙啞的嗓音,配合這篇雄偉巨著,一幅幅精彩絕倫的畫面感浮現在眾人腦海。
桃園三結義,怒鞭督郵,孟德獻刀,直到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
眾人聽的如痴如醉,自吳憂開始說書,臺下便是一片寂靜,偌大的大廳中,只有他一個人的聲音迴盪。
獨孤愷彷彿定格了一般,託在嘴邊的杯盞一動不動,他維持這個姿勢已經小半個時辰了。
趙輕柔和曹雪凝嘴巴微張,看著臺上的吳憂眼神迷離。
就連杵在一旁的周公茂也怔怔出神,吳憂的故事讓他也入了迷,原本想對吳憂說書的不足點評一二,現在早已經忘到九霄雲外。
聽客們的表情也好不到哪裡去,全新的故事,精彩的打鬥場面從吳憂口中道出,彷彿親臨其境,回味無窮。
跑堂的小二哥,提著長長的尖嘴壺一動不動,壺中的茶水灑了一地尚不自知。
“啪,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吳憂一拍驚堂木,走下了舞臺。
之所以選擇這個故事,吳憂也是思慮再三,這本就是一個動盪的時代,百姓崇尚個人英雄主義,尚武之風猶為明顯,否則獨孤家的事蹟也不會流傳至今。
至於文人嘛,在吳憂看來拉胯了許多,雖然不乏憂國憂民之人,但大多都是世家官宦的門客,偏離了為國為民的思想,這不是好兆頭。
而三國中,足智多謀者,不計其數,忠義之士何其多也,足以給大夏的讀書人立下正確的三觀。
直到吳憂下臺,現場寂靜了好一會兒,議論聲才漸漸大了起來,回過神來的聽客,再去看吳憂時,他的座位已經空空如也。
“精彩啊,精彩,人中呂布,馬中赤兔,方天畫戟,所向披靡,這才是真英雄。”
“哼,區區三姓家奴,不知忠義,哪怕武藝高強,也為人不恥。”
“我最喜歡關羽,十八路諸侯尚不能奈何華雄,卻被他一刀斬於馬下,這才是真正的英雄。”
………………